《纽约客》“透视”上海
2012-07-27 11:06:17 来源:新华网 评论:0 点击:
西方人另眼看“魔都” 《纽约客》“透视”上海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城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纽约客@上海》将于8月10日隆重上映,该片全程在上海拍摄,电影中既可以看到上海这座现代都市的摩天大楼,也能看到代表上海本土的特色景致。纵观好莱坞中的“上海”,对比之后不难发现,西方人如今看上海不再充满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感,更多的是上海代表的中国文化散发出来的魅力,《纽约客@上海》通过精心取景来反映现代与历史的渗透、东方与西方的交融。
好莱坞“眼”中的上海“变迁”
上海作为领军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和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一直在不断的被书写和映现。上海不仅在中国电影里成为重要的表现对象,同时也成为好莱坞打开中国的一个“撬板”。纵观好莱坞电影中的上海,从1987年的《太阳帝国》到近几年的《木乃伊3》《代码46》,不难发现,上海作为电影中的一个镜头语言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
最早对外开放的一批城市中,上海是规模最大,对外来文化接受程度最大的城市,鲁迅先生就有一个每个月看一部欧美大片的习惯,中国电影市场早在20世纪的20、30年代就已经在酝酿着强大的市场潜力。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进攻”也恰恰选取了上海这个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好莱坞电影再拍上海也不是西方“窥探”中国的猎奇心理使然,而是更深层次上将中国作为世界电影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让世界电影预感到中国蕴含的强大的“消化能力”。
《纽约客@上海》由华裔美籍导演夏伟执导,他曾经表示“要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了解美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片中,从浦东闪亮的摩天大楼到浦西的老上海弄堂,不乏西方人穿梭的身影。细心的观众还会注意到标有“几堂几弄”的门牌号,上海老街区的小吃店门口南翔小笼包的招牌一下子把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情味体现出来,这一点正是美籍导演夏伟眼中真实并且可爱的上海。
用《纽约客》向上海告白
《纽约客@上海》导演夏伟说:“我希望《纽约客@上海》能够成为一封我写给上海的情书,我希望能够全面的展现这座城市……”作为美籍华人向上海“告白”,不但代表着美国人对上海的感受,同时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外国人想要融入上海了解上海的渴望。电影中,有久居上海的“中国通”,也有从小在海外长大对中国一窍不通的美籍华人,这种种族和文化的“错位”正是当下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导演通过这种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巧妙设置,将环境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出来。
上海对于外国人的吸引力在于既有他们熟悉的现代元素,又有不断给他们带来新鲜感的传统文化。导演借用镜头将中国元素与美式幽默相结合,使电影的诙谐别具一格。细致如喝茶与喝咖啡的不同,宏大如上海的“纽约城”中的竞选,全方位的多角度的“透视”在《纽约客@上海》中举重若轻的完成,也让观众在笑的同时去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人在上海的生活。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城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纽约客@上海》将于8月10日隆重上映,该片全程在上海拍摄,电影中既可以看到上海这座现代都市的摩天大楼,也能看到代表上海本土的特色景致。纵观好莱坞中的“上海”,对比之后不难发现,西方人如今看上海不再充满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感,更多的是上海代表的中国文化散发出来的魅力,《纽约客@上海》通过精心取景来反映现代与历史的渗透、东方与西方的交融。
好莱坞“眼”中的上海“变迁”
上海作为领军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和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一直在不断的被书写和映现。上海不仅在中国电影里成为重要的表现对象,同时也成为好莱坞打开中国的一个“撬板”。纵观好莱坞电影中的上海,从1987年的《太阳帝国》到近几年的《木乃伊3》《代码46》,不难发现,上海作为电影中的一个镜头语言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
最早对外开放的一批城市中,上海是规模最大,对外来文化接受程度最大的城市,鲁迅先生就有一个每个月看一部欧美大片的习惯,中国电影市场早在20世纪的20、30年代就已经在酝酿着强大的市场潜力。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进攻”也恰恰选取了上海这个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好莱坞电影再拍上海也不是西方“窥探”中国的猎奇心理使然,而是更深层次上将中国作为世界电影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让世界电影预感到中国蕴含的强大的“消化能力”。
《纽约客@上海》由华裔美籍导演夏伟执导,他曾经表示“要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了解美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片中,从浦东闪亮的摩天大楼到浦西的老上海弄堂,不乏西方人穿梭的身影。细心的观众还会注意到标有“几堂几弄”的门牌号,上海老街区的小吃店门口南翔小笼包的招牌一下子把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情味体现出来,这一点正是美籍导演夏伟眼中真实并且可爱的上海。
用《纽约客》向上海告白
《纽约客@上海》导演夏伟说:“我希望《纽约客@上海》能够成为一封我写给上海的情书,我希望能够全面的展现这座城市……”作为美籍华人向上海“告白”,不但代表着美国人对上海的感受,同时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外国人想要融入上海了解上海的渴望。电影中,有久居上海的“中国通”,也有从小在海外长大对中国一窍不通的美籍华人,这种种族和文化的“错位”正是当下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导演通过这种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巧妙设置,将环境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出来。
上海对于外国人的吸引力在于既有他们熟悉的现代元素,又有不断给他们带来新鲜感的传统文化。导演借用镜头将中国元素与美式幽默相结合,使电影的诙谐别具一格。细致如喝茶与喝咖啡的不同,宏大如上海的“纽约城”中的竞选,全方位的多角度的“透视”在《纽约客@上海》中举重若轻的完成,也让观众在笑的同时去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人在上海的生活。
上一篇:《云图》一人分饰三角
下一篇:《机械师》枪械展示成亮点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