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南山奶粉生产商因致癌物超标被注销生产许可证
2012-10-15 10:44:37 来源:新浪 评论:0 点击:
中广网长沙10月13日消息(记者张毛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来自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方网站的消息,该局已注销南山奶粉生产商湖南亚华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
南山奶粉事件发生在今年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他们对市面上销售的乳制品以及奶食品的抽查结果,发现由湖南省长沙市亚华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山奶粉问题比较严重,五个批次的婴幼儿奶粉中都检查出含有黄曲霉素M1。这件事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厂家发表了致歉声明,表示要召回全部问题产品,同时暂停生产。在三天之后的7月23日,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宣布,奶粉中含有黄曲霉素的原因是奶牛在喂养过程中食用了被黄曲霉素M1污染的饲料。
南山品牌的奶粉在最辉煌的时候,曾经做到全国同行业第三交椅上。9月27日,湖南省技术监督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注销湖南亚华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许可证的公告》,主要内容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销程序管理规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等,决定对湖南亚华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予以注销,被注销的证书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一并停止使用。
相关背景:
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会产生毒素,产生的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此次奶粉中涉及的黄曲霉素M1就是其中的一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一般来说,黄曲霉素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一般会在发霉的花生、大豆(4715,-58.00,-1.22%)、玉米(2309,-14.00,-0.60%)、大米等粮食中出现,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几率最高,奶粉中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超标最有可能是跟生产原奶的奶牛饲料发霉变质存在关联。
按照我国的规定,在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素最高限定值为每千克0.5微克;在国外,美国有关法律规定人类消费的牛奶中含量不能超过每千克0.5微克,其他动物饲料的含量不能超过每千克300微克;而欧盟的标准是原奶、热处理奶及加工奶产品M1限量为每千克0.05微克,婴儿食品包括婴幼儿奶粉中,M1限量为0.025微克。
另外,食用油也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B1,标准规定每千克中应小于等于10微克,如果食用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一般都是因为花生原料霉变,可能是花生在种植、运输者储存过程中由于天气湿热发霉而造成毒素的生长繁殖,这也说明相关企业在生产时没有严格挑选花生原料和进行相关检测,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足。
南山奶粉事件发生在今年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他们对市面上销售的乳制品以及奶食品的抽查结果,发现由湖南省长沙市亚华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山奶粉问题比较严重,五个批次的婴幼儿奶粉中都检查出含有黄曲霉素M1。这件事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厂家发表了致歉声明,表示要召回全部问题产品,同时暂停生产。在三天之后的7月23日,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宣布,奶粉中含有黄曲霉素的原因是奶牛在喂养过程中食用了被黄曲霉素M1污染的饲料。
南山品牌的奶粉在最辉煌的时候,曾经做到全国同行业第三交椅上。9月27日,湖南省技术监督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注销湖南亚华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许可证的公告》,主要内容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销程序管理规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等,决定对湖南亚华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予以注销,被注销的证书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一并停止使用。
相关背景:
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会产生毒素,产生的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此次奶粉中涉及的黄曲霉素M1就是其中的一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一般来说,黄曲霉素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一般会在发霉的花生、大豆(4715,-58.00,-1.22%)、玉米(2309,-14.00,-0.60%)、大米等粮食中出现,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几率最高,奶粉中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超标最有可能是跟生产原奶的奶牛饲料发霉变质存在关联。
按照我国的规定,在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素最高限定值为每千克0.5微克;在国外,美国有关法律规定人类消费的牛奶中含量不能超过每千克0.5微克,其他动物饲料的含量不能超过每千克300微克;而欧盟的标准是原奶、热处理奶及加工奶产品M1限量为每千克0.05微克,婴儿食品包括婴幼儿奶粉中,M1限量为0.025微克。
另外,食用油也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B1,标准规定每千克中应小于等于10微克,如果食用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一般都是因为花生原料霉变,可能是花生在种植、运输者储存过程中由于天气湿热发霉而造成毒素的生长繁殖,这也说明相关企业在生产时没有严格挑选花生原料和进行相关检测,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足。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