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步牛皮皮鞋国内比国外贵1000元仍受追捧
2012-11-08 15:59:03 来源:新浪 评论:0 点击:
据新华社海口11月5日电一双品牌皮鞋,欧洲比国内便宜近一半,一杯星巴克咖啡,北京要比美国贵75%……
汇丰:去年中国旅客海外购3000亿高档商品
同样的货品,国外究竟比国内便宜多少?刚从德国回来的北京市民小黄举了一个例子:一双ecco牛皮皮鞋,在汉诺威的商场里售价11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千元,而国内同类款型皮鞋价格通常在2000元左右,贵了差不多一倍。
这不是孤例:一杯用料并无差别的星巴克中杯美式咖啡,在美国仅约合人民币12元,国内要卖21元,国内比国外贵75%;耐克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一款篮球鞋,国内价格高达1299元,而美国官网的售价仅为12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00元。
存在价差的商品,并不限于上述领域。一项商务部门的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国内外的差价不小。
据施华洛世奇官网显示,同一款式的手表,在内地售价6600元,而在香港售价5450港币(约合4390元人民币),欧洲售价490欧元(约合3954元人民币),仅为内地售价的六到七折。
电子产品国内外的售价则相差更多。以一台在中国组装的苹果15英寸视网膜屏笔记本电脑为例,该机型在美国官网的售价为2199美元(约13735元人民币),在中国内地官网售价为16488元,比美国贵近3000元。
商品内外价差令国内消费力频频“出逃”。汇丰银行最近发布一份报告称,2011年,中国旅客在海外购买高档商品消费折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
中国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层次多
尽管国际品牌在国内“身价”颇高,却仍颇受国人追捧。除了关税、贸易、运输等方面的物流成本、销售渠道成本、营销成本等造成内外价差,产品质量也是国外知名品牌价高“不愁卖”的原因。
在国人“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态下,不断涨价成为一些国外品牌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某奢侈品牌运营人士坦言,顾客消费大多跟涨不跟跌,奢侈品牌每次放出涨价风声,都是为了促销。
一些业内人士称,即使中国官方调低关税,也不能保证奢侈品厂商调低单价,高价位是定价策略,主动降价会损害形象和销量。
业内人士分析,跨国公司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有所差异;国内品牌商品的种类相对较少,消费者的选择比较少;部分品牌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比较高。这些都是洋品牌在国内市场价格的主要推手。中国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刚刚建立,层次多、费用大,增加了高档消费品在中国的交易费用。
洋品牌“高身价”还能维持多久?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是,这些洋品牌的高价还会持续多久?
在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随着物流等成本降低,以及政府在关税方面的调整,国际品牌缩小内外价差是一个趋势。
此外,更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特别是在欧洲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一些品牌争取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价格调整也是方式之一。
汇丰:去年中国旅客海外购3000亿高档商品
同样的货品,国外究竟比国内便宜多少?刚从德国回来的北京市民小黄举了一个例子:一双ecco牛皮皮鞋,在汉诺威的商场里售价11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千元,而国内同类款型皮鞋价格通常在2000元左右,贵了差不多一倍。
这不是孤例:一杯用料并无差别的星巴克中杯美式咖啡,在美国仅约合人民币12元,国内要卖21元,国内比国外贵75%;耐克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一款篮球鞋,国内价格高达1299元,而美国官网的售价仅为12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00元。
存在价差的商品,并不限于上述领域。一项商务部门的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国内外的差价不小。
据施华洛世奇官网显示,同一款式的手表,在内地售价6600元,而在香港售价5450港币(约合4390元人民币),欧洲售价490欧元(约合3954元人民币),仅为内地售价的六到七折。
电子产品国内外的售价则相差更多。以一台在中国组装的苹果15英寸视网膜屏笔记本电脑为例,该机型在美国官网的售价为2199美元(约13735元人民币),在中国内地官网售价为16488元,比美国贵近3000元。
商品内外价差令国内消费力频频“出逃”。汇丰银行最近发布一份报告称,2011年,中国旅客在海外购买高档商品消费折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
中国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层次多
尽管国际品牌在国内“身价”颇高,却仍颇受国人追捧。除了关税、贸易、运输等方面的物流成本、销售渠道成本、营销成本等造成内外价差,产品质量也是国外知名品牌价高“不愁卖”的原因。
在国人“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态下,不断涨价成为一些国外品牌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某奢侈品牌运营人士坦言,顾客消费大多跟涨不跟跌,奢侈品牌每次放出涨价风声,都是为了促销。
一些业内人士称,即使中国官方调低关税,也不能保证奢侈品厂商调低单价,高价位是定价策略,主动降价会损害形象和销量。
业内人士分析,跨国公司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有所差异;国内品牌商品的种类相对较少,消费者的选择比较少;部分品牌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比较高。这些都是洋品牌在国内市场价格的主要推手。中国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刚刚建立,层次多、费用大,增加了高档消费品在中国的交易费用。
洋品牌“高身价”还能维持多久?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是,这些洋品牌的高价还会持续多久?
在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随着物流等成本降低,以及政府在关税方面的调整,国际品牌缩小内外价差是一个趋势。
此外,更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特别是在欧洲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一些品牌争取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价格调整也是方式之一。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