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经 > 正文

星巴克咖啡年内二次提价 中美价差最高八成多
2012-11-14 10:21:13   来源:新浪   评论:0 点击:

  昨日,美国咖啡零售巨头星巴克中国方面表示,迫于营运成本压力,对成都、重庆、西安等12城市的基本款咖啡再提价2元,提价已于本月6日启动。据了解,这已是星巴克在成都年内第二次提价,提价后的基本款咖啡价格看齐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5种基本款咖啡涨价2元
  
  “拿铁咖啡涨价了?”昨日,陈女士与朋友约在宽窄巷子星巴克喝咖啡时,发现中杯拿铁已涨至27元,而11月初还是25元。
  
  就涨价问题,昨日,星巴克中国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成都商报记者表示,本次调价从11月6日开始执行,包括拿铁、香草拿铁、卡布奇诺、摩卡和焦糖玛奇朵5个基本款咖啡,涨幅为2元,星冰乐、茶饮、糕点等其他产品还是维持原价。
  
  年内二次提价涨幅近两成
  
  据了解,这已是星巴克年内第二次提价。年内第一次涨价是在1月31日开始,对店内手工类咖啡进行1元~2元的提价。以中杯拿铁为例,今年1月涨价前,成都售价23元,而本次涨价后则为27元,年内涨幅近两成。
  
  对于涨价缘由,星巴克中国相关部门负责人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这次提价主要是运营成本发生了变化,”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北京、上海是最早一批星巴克进入的中国城市,成本更高、定价也更高,而目前成都、重庆等城市的运营成本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才会提价,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同价。
  
  加速在华扩张开店逾800家
  
  近年,星巴克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开店步伐。公开资料显示,星巴克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店。据星巴克中国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星巴克自1999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中国已成为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星巴克已在中国内地开设超过800家门店,在成都已有29家门店。此前,星巴克中国方面曾向媒体表示,计划2015年前在中国店面总数达1500家。也就是说星巴克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开店数量将增加近一倍。根据星巴克本月初发布的2012财年第四季财报显示,2013财年星巴克在中国还将新开300家门店。
  
  星巴克第四季度财报同时显示,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5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好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第四季度营收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
  
  星巴克回应定价“双重标准”
  
  近日,星巴克咖啡被曝在中国与美国定价实行“双重标准”而备受争议,在美国相当于平民“饮料”的品牌在中国却卖着高价。
  
  对此,星巴克中国方面相关负责人昨日回应成都商报记者表示,“不能单纯地拿星巴克在各地的价格相比,在定价上,星巴克考虑了不同地区顾客不同的消费层次,是运营成本、市场等各因素间取得的价值平衡。”
  
  成都商报记者贺华玲
  
  背景
  
  星巴克中美价差最高达八成多
  
  星巴克较早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不少小资钟情的品牌。不过在国外,星巴克只是一个平民饮料品牌。一位在美国工作的华人车先生向记者介绍,“在美国,星巴克非常平民,每天喝一杯最多也不过4美元的星巴克,就相当于在中国喝一瓶最普通的饮料。”
  
  咖啡原料相同价格大不同
  
  不过,这个在美国相当于平民“饮料”的品牌在中国却卖着高价。记者对比了星巴克在中国与美国销售的拿铁、摩卡、焦糖玛奇朵等多款经典咖啡的价格,结果发现,美国一杯12盎司的咖啡价格折合成人民币约为20元,而国内一杯叫价30元,要贵上10元。而一杯美式咖啡在美国仅约合人民币12元,国内要卖22元,相当于贵了83%。
  
  星巴克中国官方网站介绍称“咖啡豆来源世界统一渠道”,也就是说,美国与中国的星巴克所用原材料并无差别。
  
  事实上,星巴克似乎不是根据产品的价值定价,而更多是根据市场的青睐度。今年星巴克首进印度,由于咖啡在印度还是新鲜事物,因此在印度的星巴克无论是咖啡还是小吃,价格都远低于普通水平。除了印度价格较低,泰国也有相同的情况,白领陈小姐告诉记者,“之前在泰国的星巴克点了一杯大杯的拿铁,折合成人民币也才约22元,比国内还要便宜8元。”
  
  中国毛利远高于欧美水平
  
  除了咖啡卖得贵,星巴克最近推出的4款早餐产品更让消费者咋舌。点上一款早餐产品配一杯咖啡就能在星巴克消费50元以上。
  
  事实上,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星巴克利润增幅最快的市场。星巴克2012财年三季报显示,三季度美国与欧洲国家地区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14%、-47%,而中国/亚太地区的营业收入增幅则达到37%,营业毛利更高达32.4%,远远高于美国地区的19.8%和欧洲地区的1.9%。
  
  

相关热词搜索:星巴克 咖啡 年内

上一篇:数据显示洋奶粉去年市场份额超一半
下一篇:江苏31家公司卷预付款跑路 8成消费者放弃维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