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我国文化市场转向短缺与过剩并存
2013-03-25 09:41:54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中国网3月22日讯今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蓝皮书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实质性的拐点,文化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向“短缺”与“过剩”并存。
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6%,尽管高于同期GDP的现价年均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根据测算,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600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为18%左右。总体来看,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产业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以及产业内部政策效应衰减的影响,增长速度会在2011年的基础上继续减缓。
如果将2000年10月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政策性建议看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元年”的话,2011年就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向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随着本轮改革进入收官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增速减缓应该被看做回归常态。更进一步说,伴随改革出台的种种优惠政策,在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政策效应已经接近尾声,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10年“热运行”后,已经到了“拐点”。
蓝皮书认为,我国文化产业有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首先,文化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向“短缺”与“过剩”并存,将迎来大规模洗牌和兼并重组浪潮。经过前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高峰期已过,发展的动力将从投资转向消费,发展方式将从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
其次,文化产业已经从“分业发展”走向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内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发展,将越来越为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取代,甚至为文化经济普遍融合发展所取代。随着“事转企”改革的完成,国有文化企业与主管部门逐步脱钩,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将在文化市场推动大规模的混业经营和跨界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将是文化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高峰期。
再次,文化产业将从区域性竞争发展走向统一市场条件下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本位的发展模式将为国家层面、由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主导的发展模式所取代。在这一背景下,区域特色发展、错位竞争发展将会成为主流。
最后,文化管理体制将从行政性的“行业分层管理”走向面向市场的综合性大部制管理,部门合并已成必然,从而解决文化行政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
面向下一个周期,蓝皮书提出应对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新形势,要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既要有量的增长更要关注质的提高,要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实现文化产业发展,转变为主要依靠企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以实现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应对建立统一市场和实行融合发展的转型要求,合并原有分业管理的体制,尽快组建综合文化管理机构。而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文化产业立法进程。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中,政策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种种问题和泡沫也多与政策推动有关。与政策的易变性相比,法律的相对稳定性,更有利于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3年《文化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蓝厅举办。会议正式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6%,尽管高于同期GDP的现价年均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根据测算,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600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为18%左右。总体来看,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产业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以及产业内部政策效应衰减的影响,增长速度会在2011年的基础上继续减缓。
如果将2000年10月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政策性建议看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元年”的话,2011年就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向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随着本轮改革进入收官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增速减缓应该被看做回归常态。更进一步说,伴随改革出台的种种优惠政策,在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政策效应已经接近尾声,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10年“热运行”后,已经到了“拐点”。
蓝皮书认为,我国文化产业有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首先,文化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向“短缺”与“过剩”并存,将迎来大规模洗牌和兼并重组浪潮。经过前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高峰期已过,发展的动力将从投资转向消费,发展方式将从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
其次,文化产业已经从“分业发展”走向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内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发展,将越来越为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取代,甚至为文化经济普遍融合发展所取代。随着“事转企”改革的完成,国有文化企业与主管部门逐步脱钩,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将在文化市场推动大规模的混业经营和跨界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将是文化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高峰期。
再次,文化产业将从区域性竞争发展走向统一市场条件下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本位的发展模式将为国家层面、由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主导的发展模式所取代。在这一背景下,区域特色发展、错位竞争发展将会成为主流。
最后,文化管理体制将从行政性的“行业分层管理”走向面向市场的综合性大部制管理,部门合并已成必然,从而解决文化行政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
面向下一个周期,蓝皮书提出应对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新形势,要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既要有量的增长更要关注质的提高,要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实现文化产业发展,转变为主要依靠企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以实现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应对建立统一市场和实行融合发展的转型要求,合并原有分业管理的体制,尽快组建综合文化管理机构。而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文化产业立法进程。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中,政策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种种问题和泡沫也多与政策推动有关。与政策的易变性相比,法律的相对稳定性,更有利于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3年《文化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蓝厅举办。会议正式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