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景区错峰降票价 应对发改委门票优惠政策
2013-05-03 10:10:58 来源:腾讯财经 评论:0 点击:
错峰降票价景区耍花招
专家:“小聪明”会引发抵触情绪,损害景区长远利益
转播到腾讯微博
1日晚,济南泉城广场。为期三天的民俗文化展,几乎成了街头小吃一条街,一地垃圾。记者周青先摄
“五一”节前,国家发改委宣布对国内1200余家景区门票实行优惠,但记者采访中注意到,国内部分知名景区如黄山、峨眉山等,却纷纷错开三天假日,“聪明”地另选降价时间。对此,部分游客和旅游专业人士纷纷指责这种“错峰降价”行为缺乏诚意。
降价另选时间,避开三天假期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消息,“五一”劳动节期间,全国将实行门票价格优惠的景区有1200余家,其门票价格平均优惠幅度约为20%。如江西庐山、井冈山,山西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名牌景区直接在假日期间降价迎客,引来网友好评。
不过在具体落实中,部分4A、5A级景区巧妙地采取“错峰降价”来应对。如安徽三大名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景区,尽管门票价格降幅在20%,但优惠时间却均自5月2日开始,至4日结束——避开了游客集中进行旅游消费的“五一”小长假。同样的还有陕西秦始皇帝陵由150元降至120元,优惠时间为4月26日至28日和5月2日至4日,四川峨眉山、九寨沟风景区优惠时间为5月2日至7日。
长期以来,“错峰降价”已经成为各景区惯用的营销政策。一方面,节假日不缺客源;另一方面,景区希望借力错峰降价,拉动淡季旅游经济。但是在发改委下发“优惠令”的背景下,景区“错峰降价”引来网友吐槽,指责其打太极,借机搞宣传营销,与发改委让更多人享受旅游资源的初衷背道而驰。
营销效果差,反引人抵触
对此,旅游景区营销专业人士、山东龙冈旅游集团高连学指出,景区这种“错峰降价”的措施,可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对北方景区来说,“五一”三天的门票收入通常将达到全年的5%-10%,可以说假期效应非常明显。如果一个景区每人次在门票上多收入10元钱,日纳游客1万人,就相当于凭空多赚10万元钱。何况,受“五一”国家对小车免费政策的推动,旅游市场已经呈现出“旺季更旺,淡季更淡”现象。预计假日旅游消费高峰过后,将出现更加明显的淡季,此时即便景区不要钱,绝大多数游客也根本不会再去玩。
高连学分析,随着国内游客在旅游消费时变得日趋理性,类似部分景区“错峰降价”这种“逗你玩”的办法,看似“巧妙”实则拙劣,因为这种与国家刺激消费初衷背道而驰的做法,只会与非理性涨价一样,促使游客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失去民心,损害的将是景区长远利益。同时,这些景区处心积虑地打门票主意,倚重的还是走“门票经济”的老路,只会让走出门票经济的时间再度延后。
须从根本上调整发展模式
山东大学旅游系副教授王晨光说,以前人们习惯于将涨价、降价的责任推在景区身上。但从深层次考虑,如此多的景区千方百计采取诸如“错峰降价”等对策,令发改委规定几乎归于“无效”,也从侧面说明,门票收入对目前景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当前已经到了必须从根本上调整景区发展模式的时候了。
他说,旅游在几十年前的我国尚属于奢侈品,小部分人才能享受得到。随着社会发展,如今中国已经迈入全民旅游时代。此时,景区行业再只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站在本位利益上考虑盈利,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同时承担起为全民提供公共福利的任务。
相比国家发改委在节前应急性降低景区票价的“治标”办法,王晨光建议,今后应在制度设计层面采取“治本”手段,那就是重新界定景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把它作为对社会具有教育意义和公共服务作用的一项公共产品,改变其原来单靠市场生存的现状,变成由政府财政、社会组织投资、市场化运作三方共同承担,降低其对门票收入的过分依赖。目前,日本所有的遗产性景区,要么实行免费,要么实行很低的票价,背后就有类似的制度设计,这种经验可以拿来借鉴。
专家:“小聪明”会引发抵触情绪,损害景区长远利益
转播到腾讯微博
1日晚,济南泉城广场。为期三天的民俗文化展,几乎成了街头小吃一条街,一地垃圾。记者周青先摄
“五一”节前,国家发改委宣布对国内1200余家景区门票实行优惠,但记者采访中注意到,国内部分知名景区如黄山、峨眉山等,却纷纷错开三天假日,“聪明”地另选降价时间。对此,部分游客和旅游专业人士纷纷指责这种“错峰降价”行为缺乏诚意。
降价另选时间,避开三天假期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消息,“五一”劳动节期间,全国将实行门票价格优惠的景区有1200余家,其门票价格平均优惠幅度约为20%。如江西庐山、井冈山,山西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名牌景区直接在假日期间降价迎客,引来网友好评。
不过在具体落实中,部分4A、5A级景区巧妙地采取“错峰降价”来应对。如安徽三大名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景区,尽管门票价格降幅在20%,但优惠时间却均自5月2日开始,至4日结束——避开了游客集中进行旅游消费的“五一”小长假。同样的还有陕西秦始皇帝陵由150元降至120元,优惠时间为4月26日至28日和5月2日至4日,四川峨眉山、九寨沟风景区优惠时间为5月2日至7日。
长期以来,“错峰降价”已经成为各景区惯用的营销政策。一方面,节假日不缺客源;另一方面,景区希望借力错峰降价,拉动淡季旅游经济。但是在发改委下发“优惠令”的背景下,景区“错峰降价”引来网友吐槽,指责其打太极,借机搞宣传营销,与发改委让更多人享受旅游资源的初衷背道而驰。
营销效果差,反引人抵触
对此,旅游景区营销专业人士、山东龙冈旅游集团高连学指出,景区这种“错峰降价”的措施,可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对北方景区来说,“五一”三天的门票收入通常将达到全年的5%-10%,可以说假期效应非常明显。如果一个景区每人次在门票上多收入10元钱,日纳游客1万人,就相当于凭空多赚10万元钱。何况,受“五一”国家对小车免费政策的推动,旅游市场已经呈现出“旺季更旺,淡季更淡”现象。预计假日旅游消费高峰过后,将出现更加明显的淡季,此时即便景区不要钱,绝大多数游客也根本不会再去玩。
高连学分析,随着国内游客在旅游消费时变得日趋理性,类似部分景区“错峰降价”这种“逗你玩”的办法,看似“巧妙”实则拙劣,因为这种与国家刺激消费初衷背道而驰的做法,只会与非理性涨价一样,促使游客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失去民心,损害的将是景区长远利益。同时,这些景区处心积虑地打门票主意,倚重的还是走“门票经济”的老路,只会让走出门票经济的时间再度延后。
须从根本上调整发展模式
山东大学旅游系副教授王晨光说,以前人们习惯于将涨价、降价的责任推在景区身上。但从深层次考虑,如此多的景区千方百计采取诸如“错峰降价”等对策,令发改委规定几乎归于“无效”,也从侧面说明,门票收入对目前景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当前已经到了必须从根本上调整景区发展模式的时候了。
他说,旅游在几十年前的我国尚属于奢侈品,小部分人才能享受得到。随着社会发展,如今中国已经迈入全民旅游时代。此时,景区行业再只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站在本位利益上考虑盈利,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同时承担起为全民提供公共福利的任务。
相比国家发改委在节前应急性降低景区票价的“治标”办法,王晨光建议,今后应在制度设计层面采取“治本”手段,那就是重新界定景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把它作为对社会具有教育意义和公共服务作用的一项公共产品,改变其原来单靠市场生存的现状,变成由政府财政、社会组织投资、市场化运作三方共同承担,降低其对门票收入的过分依赖。目前,日本所有的遗产性景区,要么实行免费,要么实行很低的票价,背后就有类似的制度设计,这种经验可以拿来借鉴。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