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仅两年亏损4亿多 华海财险董秘被免引主雇互撕
2017-07-26 14:58:16 来源:金评媒 评论:0 点击:
7月19日,一份关于华海财险内部高管被免职的红头文件,一封该高管反击公司非法解聘员工的公开信,演绎出的一场“主雇互撕”大戏,无疑已将这家成立仅两年的财产险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
7月21日讯,又一家财险公司因为内部的荒唐事儿上了头条。
7月19日,一份关于华海财险内部高管被免职的红头文件,一封该高管反击公司非法解聘员工的公开信,演绎出的一场“主雇互撕”大戏,无疑已将这家成立仅两年的财产险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
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的消息可知,该高管被免职的原因是因为业绩不佳、分管部门业绩发展不利、管理混乱等,而被免职的高管于晖却对此不同意,并认为这是非法及无效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这个争议孰是孰非,这场“骂战”暴露出的其实是经营问题。作为成立不到3年的中小型财险公司,华海财险却已连续更换两任董事长,但也依然无法摆脱亏损的魔咒。数据显示,华海财险已经累计亏损4亿元。
被辞职缘起“三大罪状”
这件将华海财险推上风口浪尖的事情还要从6月底说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的文件显示,6月30日,华海财险曾发布《关于于晖重大失职和违纪情况的通报》,指出公司董事会秘书、拟任副总经理于晖在履职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职和违反公司纪律情况,造成了不良影响。依据公司章程和问责管理办法,经董事会批准,决定对于晖给予免职处理。
在通报中,华海财险列出了于晖在工作中的“三大罪状”:首先,分管业务发展不力。华海财险在通报中指出,于晖自2016年2月开始分管公司非车险业务。一年多来,其对公司部署的重点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力,导致非车险业务下滑严重,保费收入大幅落后于预算时间进度。同时,赔付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意外险和健康险赔付情况在其分管前后差异巨大。
其次,分管部门管理混乱。于晖在分管非车险业务期间,未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等决策机构审议,随意调整分管部门的管理职责,擅自变更部门内部架构,增设处室,以强化管理为名,随意增设管理层级,变更部门隶属关系。
最后,违反公司管理规定。于晖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思想松懈,纪律观念淡薄,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近期在未经董事长和(102.00+0.00%)总经理审批同意的情况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擅自远赴深圳、昆明、银川等多地,行前未提交出差申请单,后续也未履行补报手续,产生较坏影响。
针对华海财险列出的问题,于晖本人未予以承认,并在其通过内部邮件发给公司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声明:“解聘我董事会秘书及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并对我工作岗位做出调整的安排,是非法的、无效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该事情还未完全达成和解,下一步的发展仍是未知。
成立两年亏损两年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注意到,作为中小型险企,华海财险在成立的这两年间,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地市级法人财险公司,华海财险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地烟台,注册资本12亿元,以国内首家海洋类专业性财产保险公司自居。值得关注的是,华海财险股东结构较为分散,共有12位股东,其中有8家持股比例为10%,并列为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没有一家公司有绝对控制权。
虽然如此,但自成立之初,华海财险就伴随着人才和经营的问题。据悉,华海财险成立以来持续伴有人才、资源方面的困境,第一任董事长、总经理为田丰、田祚强。2015年6月,来自长安责任保险的姜南成为华海财险总经理。一个月后,保监会出身的赵小鸣成为华海财险第二任董事长。
在经营方面,华海财险的业绩压力也逐步凸显。根据华海财险2015、2016两年的年度报告显示,两年度公司分别亏损1.2亿元和2.9亿元,累计亏损达4.1亿元。以华海财险2016年年报为例,去年华海财险已赚保费为5.79亿元,但是净亏损却高达2.9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华海财险发展艰难。
此外,华海财险主要业务是车险,该项业务占比64%,但也是亏损大户,两年合计亏损超过3亿元。
为了提高偿付能力,华海财险还进行了两次增资。第一次增资发生在2015年初,由开业的8.5亿元增加至10.2亿元。第二次增资发生在2016年,注资资本金由10.2亿元增至12亿元。
不过,从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来看,华海财险的业绩并未有所好转。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一季度华海财险保险业务收入2.99亿元,亏损达0.21亿元。
7月21日讯,又一家财险公司因为内部的荒唐事儿上了头条。
7月19日,一份关于华海财险内部高管被免职的红头文件,一封该高管反击公司非法解聘员工的公开信,演绎出的一场“主雇互撕”大戏,无疑已将这家成立仅两年的财产险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
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的消息可知,该高管被免职的原因是因为业绩不佳、分管部门业绩发展不利、管理混乱等,而被免职的高管于晖却对此不同意,并认为这是非法及无效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这个争议孰是孰非,这场“骂战”暴露出的其实是经营问题。作为成立不到3年的中小型财险公司,华海财险却已连续更换两任董事长,但也依然无法摆脱亏损的魔咒。数据显示,华海财险已经累计亏损4亿元。
被辞职缘起“三大罪状”
这件将华海财险推上风口浪尖的事情还要从6月底说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的文件显示,6月30日,华海财险曾发布《关于于晖重大失职和违纪情况的通报》,指出公司董事会秘书、拟任副总经理于晖在履职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职和违反公司纪律情况,造成了不良影响。依据公司章程和问责管理办法,经董事会批准,决定对于晖给予免职处理。
在通报中,华海财险列出了于晖在工作中的“三大罪状”:首先,分管业务发展不力。华海财险在通报中指出,于晖自2016年2月开始分管公司非车险业务。一年多来,其对公司部署的重点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力,导致非车险业务下滑严重,保费收入大幅落后于预算时间进度。同时,赔付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意外险和健康险赔付情况在其分管前后差异巨大。
其次,分管部门管理混乱。于晖在分管非车险业务期间,未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等决策机构审议,随意调整分管部门的管理职责,擅自变更部门内部架构,增设处室,以强化管理为名,随意增设管理层级,变更部门隶属关系。
最后,违反公司管理规定。于晖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思想松懈,纪律观念淡薄,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近期在未经董事长和(102.00+0.00%)总经理审批同意的情况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擅自远赴深圳、昆明、银川等多地,行前未提交出差申请单,后续也未履行补报手续,产生较坏影响。
针对华海财险列出的问题,于晖本人未予以承认,并在其通过内部邮件发给公司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声明:“解聘我董事会秘书及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并对我工作岗位做出调整的安排,是非法的、无效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该事情还未完全达成和解,下一步的发展仍是未知。
成立两年亏损两年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注意到,作为中小型险企,华海财险在成立的这两年间,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地市级法人财险公司,华海财险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地烟台,注册资本12亿元,以国内首家海洋类专业性财产保险公司自居。值得关注的是,华海财险股东结构较为分散,共有12位股东,其中有8家持股比例为10%,并列为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没有一家公司有绝对控制权。
虽然如此,但自成立之初,华海财险就伴随着人才和经营的问题。据悉,华海财险成立以来持续伴有人才、资源方面的困境,第一任董事长、总经理为田丰、田祚强。2015年6月,来自长安责任保险的姜南成为华海财险总经理。一个月后,保监会出身的赵小鸣成为华海财险第二任董事长。
在经营方面,华海财险的业绩压力也逐步凸显。根据华海财险2015、2016两年的年度报告显示,两年度公司分别亏损1.2亿元和2.9亿元,累计亏损达4.1亿元。以华海财险2016年年报为例,去年华海财险已赚保费为5.79亿元,但是净亏损却高达2.9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华海财险发展艰难。
此外,华海财险主要业务是车险,该项业务占比64%,但也是亏损大户,两年合计亏损超过3亿元。
为了提高偿付能力,华海财险还进行了两次增资。第一次增资发生在2015年初,由开业的8.5亿元增加至10.2亿元。第二次增资发生在2016年,注资资本金由10.2亿元增至12亿元。
不过,从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来看,华海财险的业绩并未有所好转。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一季度华海财险保险业务收入2.99亿元,亏损达0.21亿元。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