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师格罗斯:股市超额收益时代可能已终结
2012-08-20 10:14:41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对于股票的崇拜正在趋向死亡。这种变化就跟科罗拉多州的大白杨树的叶子一样,先是夏天里明亮的绿色转向秋天的黄色,最后终结于红色。
在过去,投资者的心目中总有这样的规律,“从长远来看,持有股票是最佳选择”。从长期看,股票投资能够战胜通胀、其他大部分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但按照我酸溜溜的看法是,所谓的“股市超额收益”可能只是一个时代的事情,而且这个时代已经终结。
当前美国经济的几个主要人群,婴儿潮一代已经老去再也不愿意承担风险。X世代和Y世代更相信他们的facebook,而不是股票。更年轻的Z世代,根本没有钱。所以,我们的股市会有谁来“接盘”?
股市何以如此之快的在几年间就从我们的眼中就失去了吸引力?
说白了,股票只是几张纸,他代表着其后的产业的兴衰,而对股市的信仰,其实就是对经济增长、流动性扩张的信仰,对企业利润未来走向的信仰。关于股市的收益率,在杰里米·西格尔的书中,曾经得到不合时宜的验证,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市场会有短暂的周期性熊市,但长期来说,比如10年以上似乎股市总是盈利的,而且有不菲的业绩。然而,如果在2012年,投资者再次回顾过去10,20和30年的股票回报,可以发现,这次的长期收益似乎并不比美国的长期国债更高。这或许表明,较高的风险通常总与超额收益相配套。但也有额外的时候。
从长远来看。股票的收益后(通胀调整后)为6.6%,这是一个自1912年以来长久的数据,但最近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迹象。X世代和Y世代也许会更加紧密地研究实际收益率(被称为西格尔常量)。如果他们在1912年出生,一直活到2012年100岁的年龄,他们会发现过去的1元投资在现在已经是500元以上(经过了通货膨胀数据的调整)。难怪今天的潮流是成为西格尔的弟子,让钱做艰苦的工作,而不是努力工作赚钱,似乎学会投资股票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然而,6.6%的实质回报率掩盖了一个常识性的缺陷——庞氏骗局。如果这个社会创造实际财富(或者我们称国内生产总值)的能力只是同期每年3.5%的年增长率,那么股民何以得到6.6%的长期收益率。这意味着所有股东必须以某种方式从其他的社会成员那里每年多分到3%的收益(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国内产值在过去100年中,能够年均成长到3.5%已经是侥幸)。
根据简单的“72规则”,这意味着股民们在必须每24年扩张自己在经济体的份额一倍,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这样的发挥将导致股市的市值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扩张16倍。我很难想象未来100年,我们还能这样,这可能意味着全球财富在某一刻已经不够股民分配了。我对此持强烈的怀疑态度。
股票的信奉者,一定应该有自己的解释。但我认为,已经过去的100年的经验显示,这种权益类产品的信仰已经耗尽了他的势头。常识有时候会比历史数据更重要。那些认为股票比债券的回报率更高的看法可能应该修改。过去的资本运作的链条正在变化,如果美国企业的分红变少了,他们公司的现金流量少一些,并且不能足以补偿其在资本支出,那么可能意味他们从股市上借不到钱,这个过程可能促使他们转向贷款,而贷款的费用加重会进一步减少他们的分红。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刻,我们应该接受这样一个现实的回报率“2%”,通过多样化的资产组合,我们可以把组合提升到3%,这个水平或许不足以完全抵消通胀或其他的影响。但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在过去,投资者的心目中总有这样的规律,“从长远来看,持有股票是最佳选择”。从长期看,股票投资能够战胜通胀、其他大部分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但按照我酸溜溜的看法是,所谓的“股市超额收益”可能只是一个时代的事情,而且这个时代已经终结。
当前美国经济的几个主要人群,婴儿潮一代已经老去再也不愿意承担风险。X世代和Y世代更相信他们的facebook,而不是股票。更年轻的Z世代,根本没有钱。所以,我们的股市会有谁来“接盘”?
股市何以如此之快的在几年间就从我们的眼中就失去了吸引力?
说白了,股票只是几张纸,他代表着其后的产业的兴衰,而对股市的信仰,其实就是对经济增长、流动性扩张的信仰,对企业利润未来走向的信仰。关于股市的收益率,在杰里米·西格尔的书中,曾经得到不合时宜的验证,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市场会有短暂的周期性熊市,但长期来说,比如10年以上似乎股市总是盈利的,而且有不菲的业绩。然而,如果在2012年,投资者再次回顾过去10,20和30年的股票回报,可以发现,这次的长期收益似乎并不比美国的长期国债更高。这或许表明,较高的风险通常总与超额收益相配套。但也有额外的时候。
从长远来看。股票的收益后(通胀调整后)为6.6%,这是一个自1912年以来长久的数据,但最近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迹象。X世代和Y世代也许会更加紧密地研究实际收益率(被称为西格尔常量)。如果他们在1912年出生,一直活到2012年100岁的年龄,他们会发现过去的1元投资在现在已经是500元以上(经过了通货膨胀数据的调整)。难怪今天的潮流是成为西格尔的弟子,让钱做艰苦的工作,而不是努力工作赚钱,似乎学会投资股票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然而,6.6%的实质回报率掩盖了一个常识性的缺陷——庞氏骗局。如果这个社会创造实际财富(或者我们称国内生产总值)的能力只是同期每年3.5%的年增长率,那么股民何以得到6.6%的长期收益率。这意味着所有股东必须以某种方式从其他的社会成员那里每年多分到3%的收益(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国内产值在过去100年中,能够年均成长到3.5%已经是侥幸)。
根据简单的“72规则”,这意味着股民们在必须每24年扩张自己在经济体的份额一倍,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这样的发挥将导致股市的市值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扩张16倍。我很难想象未来100年,我们还能这样,这可能意味着全球财富在某一刻已经不够股民分配了。我对此持强烈的怀疑态度。
股票的信奉者,一定应该有自己的解释。但我认为,已经过去的100年的经验显示,这种权益类产品的信仰已经耗尽了他的势头。常识有时候会比历史数据更重要。那些认为股票比债券的回报率更高的看法可能应该修改。过去的资本运作的链条正在变化,如果美国企业的分红变少了,他们公司的现金流量少一些,并且不能足以补偿其在资本支出,那么可能意味他们从股市上借不到钱,这个过程可能促使他们转向贷款,而贷款的费用加重会进一步减少他们的分红。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刻,我们应该接受这样一个现实的回报率“2%”,通过多样化的资产组合,我们可以把组合提升到3%,这个水平或许不足以完全抵消通胀或其他的影响。但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