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 > 正文

闷热天心理易受伤 心理中暑不可不防
2012-07-27 14:22:20   来源:久久健康网   评论:0 点击:

  闷热天心理易受伤,心理中暑不可不防。夏日闷热来袭,研究显示,三类人群较易出现“情绪中暑”:第一类是平时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人,长期处在相对紧张的情绪状态,炎热的外部环境很容易诱发他们一直压抑的负面情绪;第二类是平时情绪易于波动、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感到烦躁不安;第三类是心里有许多烦恼事又不善于沟通和表达的人,高温环境下一些小事就容易导致情绪失控。
  
  当你符合下列情形中5种以上时,小心,你已经在“情绪中暑”边缘了:
  
  1事无巨细都浮想联翩,久久不能释怀;
  
  2想做事时,却难以集中注意力;
  
  3别人的轻言细语也会觉得嘈杂难耐;
  
  4做事茫然失措,决断困难,效率低下;
  
  5对某些事物或环境非常害怕,极力逃避,却又觉得荒唐;
  
  6很小的刺激就大发脾气;
  
  7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8展望未来一片茫然,回顾过去一无是处;
  
  9疲倦无力没有胃口,体重减轻夜不能眠;
  
  10反复出现某种念头或反复做某事,自知多余,但难以自拔;
  
  11有头痛、腰痛、颈痛等难以表述的不适,反复检查治疗不见效。
  
  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如何预防“情绪中暑”
  
  首先,最重要是心理状态的放松。俗话说:“心静自然凉”,经常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比如瑞士的班德瑞轻音乐,在这种自然、纯美的音乐背景下,重新梳理心事,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仙境”。当然也可以静坐沉思,闭上眼睛想像森林、蓝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凉爽的情境,打造一个“心理空调机”,为自己的心灵吹风纳凉。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静下来,暂时回避,正如俗话讲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其次,要有意识地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力斯曾提出合理情绪疗法,并用ABC来表示:A代表诱发事件;B指个体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信念;C则代表个体情绪和行为的结果,理性信念往往导致乐观快乐的情绪,而非理性信念则容易导致悲观烦恼的情绪。因此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要尽可能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理解,与他人相处尽可能以善良、宽容服人。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好自我的时间管理。参加游泳、滑冰等全身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耐热能力,而且有利于疏解内心压力。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应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养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心情舒畅的法宝。
  
  情绪调节要重平时
  
  情绪的调整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首先要多动,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加强与他人的交往。其次要知足。心理学认为人的抑郁情绪与“丧失感”有密切关系,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尽可能地去想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反复考虑失去的或得不到的东西,抑郁情绪才会烟消云散。最后要释放。遇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找个知心朋友聊一聊,不要自己挺着、扛着。
  
  心理频道小编温馨提示:当然,如果尽了力却还是处在“情绪中暑”状态难以自拔,那就应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心理咨询,相信心理医生会帮您解决困境。
  
  

相关热词搜索:闷热 心理 受伤

上一篇:每抽一支烟减寿5分钟!美国公布吸烟的十个真相
下一篇:养生:夏季健康喝凉茶 谨记四大禁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