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等4S店加价提车盛行 被质疑有法制监管空白
2013-05-24 09:26:32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指导价为27.58万元的顶配福特翼虎,购车者需要加价3万元才能提到车;而指导价189.8万元的路虎揽胜“加价提车费”甚至高达20万元。近日,新华社记者调查4S店“加价提车”潜规则背后的利益链,引发不少亲历潜规则的博友共鸣。
面对报道和亲历者的控诉,有博友指责加价提车者消费观念病态。在更多博友看来,歪风盛行应归咎于监管乏力,导致消费者维权无门而不得不默然承受。博友建议,填补法律监管空白,加强执法力度,才能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加价提车,你情我愿?
部分紧俏车型“加价提车”久遭诟病。
博友“林中幽鸟”称,自己于今年4月底购车时,被店方要求第一年必须在4s店购买保险,最终以高出外面1000元的价格买了车险,于5月2日提车。
5月19日,博友“笨笨吗啡”在微博上讲述道:“4月20号订的车,店方说20个工作日左右可以提车,现在店方答复说还得等,没有确切的提车日期。当初就是怕他给我们磨蹭,才不情愿在订车合同上签了保险。都这样了,提车仍然遥遥无期啊。”
在另一些博友看来,不愉快的购车经历缘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理性。
博友“陈啸天”认为,不想加价提车,可以换个品牌。硬要买,有什么办法呢?博友“刘_V5”也表示,加价提车固然有悖市场公平交易原则,为何仍有消费者愿意支付。这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的不健康发展,以及病态的消费心理。
维权难于登天
新华社报道披露,加价提车的背后,不乏一些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利益联盟,故意营造紧张气氛,人为地制造供需矛盾。甚至隐藏着腐败和犯罪———热销车型的货源分配权限在厂商的某些部门、某些人手里,有的经销商甚至通过贿赂的方式取得更多货源,然后加价销售。
事实上,很多博友对上述内幕洞若观火。
“汽车市场问题多,加价提车非先河。背后利益结成链,企狈商狼贪一锅。”博友“老兵”以一首打油诗抨击道。
博友“何宇昂”认为“如此明码标价给提车者加价,说是行业规则,倒不如说是商业欺诈。”
卖家的把戏显而易见,买家维权却难于登天。一位自称曾任汽车销售经理的网友披露“要想提车,加钱,不加钱,无限期。订车合同,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对我们根本没有约束力,有的网友说是可以拿着去索赔,你再好好看看,是订车,不是定车,没有法律效力,只是一个意向。”
监管要动真格
不少博友将“加价提车”歪风盛行归咎于监管乏力。
博友“纪立刚”表示,加价提车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种堂而皇之勒索消费者的行为为何能大行其道?关键是监管部门光喊号子不打板子,甚至连喊号子也懒得喊,以至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也能在阳光下长期存在。
博友建议,填补法律监管的空白,加强执法,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博友“拼车生活”表示,如果厂家能够行动起来,工商、税务、物价部门能够联合执法,这种行为一定会很快销声匿迹。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但同样具有法制性。加价提车潜规则的风行,有消费者的助力,更有法制监管的空白。”博友“紫色风铃”建议,“加大惩处,让市场运行在法理之下,才能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面对报道和亲历者的控诉,有博友指责加价提车者消费观念病态。在更多博友看来,歪风盛行应归咎于监管乏力,导致消费者维权无门而不得不默然承受。博友建议,填补法律监管空白,加强执法力度,才能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加价提车,你情我愿?
部分紧俏车型“加价提车”久遭诟病。
博友“林中幽鸟”称,自己于今年4月底购车时,被店方要求第一年必须在4s店购买保险,最终以高出外面1000元的价格买了车险,于5月2日提车。
5月19日,博友“笨笨吗啡”在微博上讲述道:“4月20号订的车,店方说20个工作日左右可以提车,现在店方答复说还得等,没有确切的提车日期。当初就是怕他给我们磨蹭,才不情愿在订车合同上签了保险。都这样了,提车仍然遥遥无期啊。”
在另一些博友看来,不愉快的购车经历缘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理性。
博友“陈啸天”认为,不想加价提车,可以换个品牌。硬要买,有什么办法呢?博友“刘_V5”也表示,加价提车固然有悖市场公平交易原则,为何仍有消费者愿意支付。这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的不健康发展,以及病态的消费心理。
维权难于登天
新华社报道披露,加价提车的背后,不乏一些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利益联盟,故意营造紧张气氛,人为地制造供需矛盾。甚至隐藏着腐败和犯罪———热销车型的货源分配权限在厂商的某些部门、某些人手里,有的经销商甚至通过贿赂的方式取得更多货源,然后加价销售。
事实上,很多博友对上述内幕洞若观火。
“汽车市场问题多,加价提车非先河。背后利益结成链,企狈商狼贪一锅。”博友“老兵”以一首打油诗抨击道。
博友“何宇昂”认为“如此明码标价给提车者加价,说是行业规则,倒不如说是商业欺诈。”
卖家的把戏显而易见,买家维权却难于登天。一位自称曾任汽车销售经理的网友披露“要想提车,加钱,不加钱,无限期。订车合同,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对我们根本没有约束力,有的网友说是可以拿着去索赔,你再好好看看,是订车,不是定车,没有法律效力,只是一个意向。”
监管要动真格
不少博友将“加价提车”歪风盛行归咎于监管乏力。
博友“纪立刚”表示,加价提车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种堂而皇之勒索消费者的行为为何能大行其道?关键是监管部门光喊号子不打板子,甚至连喊号子也懒得喊,以至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也能在阳光下长期存在。
博友建议,填补法律监管的空白,加强执法,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博友“拼车生活”表示,如果厂家能够行动起来,工商、税务、物价部门能够联合执法,这种行为一定会很快销声匿迹。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但同样具有法制性。加价提车潜规则的风行,有消费者的助力,更有法制监管的空白。”博友“紫色风铃”建议,“加大惩处,让市场运行在法理之下,才能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30)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黑龙江省林甸县公开倒卖教师职称黑幕曝光(21)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
- ·从丝芙兰美国封杀中国用户风波,看到菩...(6)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6)
- ·陕西户县黄酒荣获2015米兰世博会推荐产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