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TBD深海淘金 博雅CC催动“鱼群效应”
2013-05-28 14:28:38   来源:成都信息网   评论:0 点击:

  在北京的众多周边新区,位于海淀和昌平交界的科技商务区(Technological Business District,科技商务区(Technologic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TBD”)是最被产业界看好的潜力股。毕竟,没有人能够忽视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在中国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一旦整个TBD将这一发展基因继承并发扬光大,整个“大中关”的宏伟蓝图也将指日可待。

  因此,TBD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是任何一家有志于高新技术研发的企业所觊觎的。昌平区副区长周云帆在近日指出,TBD承担着北京未来国际化高端商务和高科技人才、商业集散的重任,是正在冉冉升级的新增长极。而在TBD吸引国内外大型新产业集团尤其是央企产业链集群的同时,也并不抛弃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历史传统。为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新活力,TBD将实施抓大助小策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在这场深海淘金之旅中,一些具有敏锐市场嗅觉的商务园区运营商觉察到创新型中小企业在TBD发展的强烈需求,积极打造一批能够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商务园区,用这种抱团的“鱼群效应”帮助企业抵御风险、孵化壮大,这也成为整个TBD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TBD蓬勃商机方兴未艾

  用“全新增长极”来形容TBD对于北京经济的作用并不为过。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超过2.3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有望达到20%,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25%左右。

  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到2020年,中关村总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在软件及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中形成2-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将成为国家创新的引擎。

  因此,在今年北京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关村示范区也就不足为奇,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描绘了中关村示范区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蓝图。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此专门指出:“形成两城两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未来5年,北京西北部、昌平区南部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关村生命科学院、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联动海淀区一起,共同推进建设TBD、未来科技城、沙河大学城等重要产业功能区,打造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最终在京北地区,缔造出一个世界级高科技产业基地,全面实现以二区三城百校为平台的“大中关”宏伟构想。

  TBD的蓬勃商机由其在“大中关”的重要地位中也可以清晰观察。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市重点建设的南北两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之一,TBD以海淀区和昌平南部地区构成的核心区为依托,整合未来科技城、生命科学园、软件园、环保园、永丰产业基地等空间资源,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区别于CBD国贸大型企业总部基地的定位,TBD将定位成世界级高科技产业基地。“十二五”规划期间,大型的产业集群TBD的格局也将逐渐成形。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高科技生物产业带;北大国际医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机构;中国航天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神经中枢”;永丰信息产业基地——大中关村发展区的核心等等。

  显然,在这些产业集群的带动之下,上下游产业链的商机潜力无穷,其黄金产业价值将迸发出来。甚至有很多企业都对这一区域的发展不吝赞叹,“由此带来的,绝非一个区域经济数字的倍数增长,而将是又一个令人惊叹、看得见的发展奇迹。”

  中小企业集群之道

  扼守着如此的商机,对于那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和央企而言,凭借着政策优势和自身资源能够实现顺风顺水的发展。但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抗风险能力都相对较弱,如何能在这场深海淘金中分得一杯羹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2012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PEC工商咨理事会中小企业工作组主席Raffo表示,亚太地区45%的GDP都是中小企业所创造。可以说,对于2012年的中国经济,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如何提升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促进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发展。

  尤其对于TBD而言,由于关乎中关村的历史传统,这一点就更为重要。由于中关村历来以中小民营企业的孵化创新摇篮而著称,这种历史脉络必须在TBD中得到更淋漓尽致的体现。由于TBD所大力发展的产业是需要充分调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这些“小鲶鱼”的扶持更是政策制定者以及园区运营者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际上,这些有着高度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中小企业,现实中正面临着岌岌可危的生存环境和乏善可陈的资源服务。

  “很多中小企业有好的模式或项目,但因为缺乏合适的土壤和条件而往往在破土而出之前就夭折了,这是很可惜的事。好的商务园区要做一个孵化器,提供包括技术、资金、人员、商业机会、产业聚合的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让中小企业渡过最初的艰难阶段,生存下来然后发展壮大。”专家指出。

  一些具有敏锐市场嗅觉的商务园区运营者已经开始积极行动起来,瞄准这一潜力巨大的“长尾市场”,由北大资源集团联合北大科技园所打造的商务地产项目博雅CC即可作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范本。

  作为中关村土生土长的企业,北大资源和北大科技园更清楚中关村的成长核心和贡献因子,因此对于这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了解和扶持也更加游刃有余。

  在经济学中有所谓的“鱼群效应”——海中成群游动的鱼,纷乱而有序。随着洋流和食物,忽东忽西,整齐划一;遇到猎手攻击的时候,倏忽聚散,就像一个严密分工协作的组织。

  而身处中关村生命科学院核心位置、被顶尖高科技企业环绕的博雅CC所构筑的正是这样一种“鱼群效应”的园区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既有横向的圈层和资源平台,又有纵向的产业链上下游集群式发展脉络,这种纵横交错的立体式园区,在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全面的发展助力同时,也使得园区自身充满了可持续的竞争活力。

  目前,在一二期产品热销的基础上,博雅CC又推出了三期4栋定位于总部基地的产品。据了解,这些产品较之前几期产品更注重独立性和私密性,为企业运营提供了个性化的“专属用地”,给有意扩大自身规模和层级、与TBD众多国内外顶尖企业共同联动的科技、生物、医疗等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充分的用武之地。

相关热词搜索:深海 淘金 博雅

上一篇:企业总部也可“社交化” 博雅CC三期打造企业个性空间
下一篇:北京心芯婚礼策划告诉你怎么做好夏季婚礼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