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海上世园会 展现了怎样“前所未有的园艺水准”?
2013-07-04 11:07:36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国园林网7月4日消息:编者按:被称为“海上世园会”的锦州世园会会前曾以“五个前所未有”而备受瞩目,然而本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填海造田、23亿元的投入办世园非但没有带来期待中的效果,还引起游客的不满和专家的质疑。本报对锦州世园会分两篇文章进行报道。  

5月10日,“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在渤海之滨辽宁锦州拉开序幕。由于本次世园会选址海边,通过填海造地而建,所以锦州世园会又被称为“海上世园会”,并被称为是一项“创举”。6月上旬,记者慕名而去。    

“闻”世园:“出生不凡旷世之作”   

以往举办世园会通常是利用现有公园、山林地等既有场所,而这次作为承办方的锦州市政府考虑到要将土地资源充分调动和利用,选择在海滨城市利用填海造地的形式建设一座园林大观园,这在世园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锦州世园会宣传策划部部长罗冠华称:其他城市办世博会是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锦州建设海上世博园必须先把这张白纸造出来。锦州世园会官方网站上总结了博览会的五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珠联璧合、前所未有的滩涂神话、前所未有的海洋特色、前所未有的园艺水准、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  

“前所未有的珠联璧合”背后还有着一个曲折的故事:2010年初,锦州市政府首先向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提出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申请,但是该组织明确告知已经不可能,锦州市如果想申办最快也只能排到2018年以后。同年5月,锦州方面又向在苏州召开年会的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提出由其主办“世界园林博览会”的申请,并获得同意。2010年10月6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同意作为锦州世园会的支持单位,这也成为世界园林和园艺界两大权威组织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合作。  

自2011年7月开始,锦州海上世博园开建,历时600多天。记者了解到,世园会总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3平方公里,全部是在闲置的盐碱滩地和废弃的虾场上,通过人工填石、填土而来,共用土石方量约2000万立方米,栽植各种树木180余种13万株,花卉280余种3000万株。  

当森林遇见岛屿,花卉邂逅海洋,锦州世园会的选址的特殊性展现出了这次园林盛会的亮点,同时赋予了它促进发展的巨大意义。人们对主元素为“海”的世园会也充满了期待,期待尽览这“沧海”变为“桑田”的神奇巨变。主办方也大胆预测,从5月正式开园到10月31日闭幕以前,世园会将迎游客1000万人次。让众人翘首企盼的世园会真实情况如何,让我们去一探究竟。他们还承诺,闭幕以后,世园会园区将永久保存,以此达到改善城市环境、增强游客安全感的效果。  

观世园:树势不佳花草常换     

世园会选在锦州龙栖湾开发区,从锦州市区到世博园车行约30分钟。车驶过城市和村庄,渐渐向海边靠近,人仿佛都可以闻到风中夹杂淡淡的海腥味。晚春和干旱让这片开发区显得有些荒凉,道路两旁用架棍撑起的行道树多少能给辽阔的原野增添点生机。   

  \  

题图为500万株被拔除的郁金香“遗体”等待处理,场面“悲壮。杨开源 摄

6月的阳光直晒地面,让人觉得有些燥热,本想着进入园区以后找个树荫乘凉,可是到园区一看,并没多少可遮阴的地方。大的树木大都种在小山包上,其间铺满着草花和草坪,况且也尚未成形,纤弱的树干被众多架棍撑着,枝叶潦草地长出了些,无精打采地随风摇曳,让人有点置身苗圃的感觉,偶然还能发现几株叶片大部分焦黄的油松。这些病怏怏的大树,别说为人遮阴挡风了,感觉它们都快要被骄阳和海风摧毁了。当记者欲向一位正在补植新树的工作人员询问植物的具体死亡情况时,他立即敏感了起来,显得有些不自然,扔下一句“不多,就偶尔死一两棵”便匆匆走远了。  

园中大部分采用的是传统人工水管灌溉给植物浇水,记者在很多地方发现,大量的水并没有渗入地面而是聚集到了低洼之处,形成水汪汪一片,完全渗透到地面需要很长时间。一位正在给银杏浇水的师傅告诉记者:“这土粘质太重,水不往下渗。”经过观察,发现无论是正在浇水还是已经干透的地面,土壤大多呈板结状,依稀可以见到水流过的痕迹,而凡是积水严重的地块,植物长势都不理想。  

丹东园里给植物正在浇水的王师傅看着大片焦黄的小叶黄杨,无奈地告诉记者:“一是土不好,河滩土填的;再就是海风又大,都带盐粒子,树当然长不好。”他边说边用手轻轻一拨枯黄的小叶黄杨,叶子就“哗哗”地撒落一地。据他介绍,仅丹东园这一块,死亡的小叶黄杨有70%左右。  

东北有句俏皮话———进了世园,别看天儿。因为立地条件受限,乔灌木长得不好,本次世园会的草花就成了主角。记者在之前早有耳闻,本次世园会的百顷花海让人很震撼,数百种上万株草花争奇斗艳,芳香四溢,前不久还举办了“郁金香文化节”。然而,6月初,由于郁金香花期已过,会方已将500多万株郁金香全部拔除,“尸体”整齐躺在地上,将取代她们的花卉还不知所踪。面对此景,记者只能感叹来的不是时候。游客方女士也有同样的感慨,她趁儿童节带着女儿来世园会一睹“芳容”,面对着那么多被拔除的郁金香,感叹可惜的同时,也感叹为了营造景观,世园会真是不惜下血本。

议世园:隐患屡现未来堪忧   

“既然是世界园林博览会,就应该多展现园林该有的东西。”一位资深园林专家专程从南方来到辽宁,先后参观了2006年举办过“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沈阳世博园和正在举行“世界园林博览会”的锦州世博园。他评价说,沈阳世博园依托沈阳植物园,有很好的立地基础,虽然举办后经历数年,依然方兴未艾。园中园林小品丰富,人们在园中有很多可以休息赏玩的地方。这与锦州世园会形成鲜明的对比,锦州世园会里真正属于园林的东西匮乏。归根结底是没有建园的基础,缺乏园林内涵,给后续的运作管理也增加了难度。沈阳多年从事花卉行业的陆女士也有同感,她认为,园区内花多树少,给人空荡荡的感觉,少有游玩和休憩的地方,让游客赏园的兴致大大降低。  

缺乏园林景观效果,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好是很大因素。由于世园会选在渤海之滨,海风侵蚀和土壤盐度大就成了制约因素。土壤不渗水———看似不怎么严重的问题,却隐藏着很大的危机。有着丰富盐碱地治理经验的魏先生告诉记者:“不渗水,有可能是土质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排盐管埋的不好。无论是哪种问题,对植物生长都极为不利。”完善排盐系统是调控水盐运动的基本方法,让土壤脱盐是治理盐碱地的关键。渤海之滨的盐碱地春季返盐,夏季靠雨水往下淋盐,降低土壤的盐分。土壤的渗水性不好,土壤脱盐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记者也从世园会工程部处得知,本次世园会的灌溉用水大部分是从附近的小凌河抽取,而小凌河水是经过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本属于中水利用。可是由于小凌河靠近入海口,所以并不是淡水。 

给植物喝咸水,加之土壤透水性差,植物怎么能生长得好?从事多年盐碱地修复工作的仁女士说,盐碱地新栽植的植物养护尤为重要,要对气候条件有合理的把握,否则后期将很难恢复。一家负责世园会植物养护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过了冬天以后,世园会的大树其实死亡了不少。“那块地方种什么都不好种,世园会的植物很难养护,我们也是硬撑着,后期会越来越难管理。我们的合同也只是签到世园会结束,之后就不关我们的事了。”他说。  

没有合适的立地条件,养护上又出现问题,世园会所呈现给游客的与预期相比大打折扣,未来让人堪忧。古今中外,人为改造自然,又被自然收回的例子比比皆是。花巨资填海而来的世园会是否会有那一天?如果有,那这是从会址选择上本就存在问题,还是要归咎于后期的规划管理?当沉浸在世园会的一片哗然叫好声之时,人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认真斟酌出现的问题,别让世园会像被拔除的郁金香一样,成为昙花一现之景。   

  \  

土壤透水性差,陆生草花竟然变为“水生植物”。这样的现象在园中并不少见,漫出的水影响了供人行走的路面。  

\

丹东园内小叶黄杨死亡达到70%,大树少,花草成活率不高,进园子到底是看骄阳、还是“焦杨”?  

\

近处枯萎的花草,远处稀疏的树木,世园会的未来让人堪忧。  

相关热词搜索:海上 世园会 展现了

上一篇:【一周推荐13】创业贷:帮助企业解决创业初期的资金难题
下一篇:Digital Taipei 2013 亚洲最受瞩目 数位内容商机交流平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