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第一期天和经济研究所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2013-08-12 17:36:44   来源:天和网   评论:0 点击:

\

  第一期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

  与会专家合影。

  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危机不断升级,关于地方债规模的口径说法不一,审计署的说法是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地方债规模为7万亿,原财政部长项怀诚的说法是超过20万亿,如此种种,众说纷纭。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为了对我国财政金融风险有一个清楚的把握,今年7月26日,国务院发电,要对全国政府债进行审计。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将于今日起全面展开,审计范围较2011年,扩大到乡,将对包括中央、省、市、县、乡的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8月9日下午,第一期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沙龙活动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召开,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增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专家组原组长、研究员倪红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所长贾绍华、清华大学史学教授秦晖6位国内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就“审计地方债是治标或是治本”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观点新颖、讨论激烈,现场互动频频。

  首先发言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倪红日老师,她指出,“我国地方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预算,没有一个清晰的制度安排,比方说地方融资平台是企业,中央给它定义为一种企业行为,但政府又对这个融资平台进行隐性担保,那么这个债务到底是企业债还是政府债,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她进一步表示,今天我们讨论的地方债指的是,实际上,只有中央在地方政府发债是公开披露在预算当中,大量的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而形成隐形的债务都没被重视,实际上,风险主要集中于此,中央应对此加以关注。2010年审计署得出7.8亿的数字。讲到此,地方债的审计是治标的办法还是治本呢? 倪红日老师总结说,“是治标的办法,也为治本打下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所长贾绍华则表示,“审计是对我国债务规模的一次摸底,因此只是治标,真正为了治本的话,要对全国的整个财政的综合调查,究竟社会有多少资金,到底流出去了多少资金,进来了多少资金,对整个社会资金进行大的评估。”

  而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秦晖站在人文和历史的角度,说中国的地方债问题恰恰表明,中国朝现代财政制度又近了一步。他认为,“债务是收和支不平衡的结果,债务之所以能够形成正是因为政府民生支出大,而收税又受到限制。”

  此外,北京大学的金融和财政专家王大树教授、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的首席教授李炜光及此次沙龙的主持人清华大学的于增彪教授则分别就欧债与我国地方债的异同、预算法的推行和地方债与国债的对比等问题发表了见解。

相关热词搜索:第一期 天和 经济

上一篇:倪红日:地方债审计“治标”为“治本”
下一篇:湖南湘中汇携手建行推广熊猫金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