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蓝盾股份:端到端业务可用性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2013-11-18 13:57:34   来源:中国传媒网   评论:0 点击: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承载的内容日益复杂与多元化,各企业单位常用的业务系统不断扩充。面对众多的业务系统,传统评价体系越来越不能反映终端用户的感受和整体业务的质量情况。零散的多类业务系统在满足公司业务、协助公司办公、解决网络环境安全的同时,用户对业务整体质量的主观体验感知QoE需求也日益升温,业务运维遇到了新的挑战:

1) 传统性能评价体系KPI和独立的质量关键指标KQI无法以用户感知为导向体现全网全业务的整体性能/质量状况;

2) 业务可用性的每天核实重复操作变得繁琐和困难,系统管理员更是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业务运维工作压力巨大;

3) 传统网管对业务系统管理是从网络、主机、数据库、中间件的KPI维度进行,不能真实反映业务运行状态;

4) “自底而上”式的业务可用性运营模式不再适用,无法判断当前的系统性能能否满足用户高峰访问的需求;

5) 传统“救火式”的响应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响应不及时,且故障定位困难,已不适应时代需求。

针对上述市场需求,业内领先的信息安全技术厂商蓝盾股份提出了一站式、智能化、自动化的监管方案,站在终端用户的角度,通过模拟交易和真实用户两种监控方式,以可量化、可视化、自动化技术手段,帮助用户准确感知当前的系统整体性能。公司业务监控产品采用业务仿真引擎技术,打造智能机器人先进功能,自动定位故障节点并报警,测量企业各IT业务系统服务的响应性能。

 

  

 

3、解决方案的特色

1)端到端的用户体验

本方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从KEI、KQI、KPI、PI多个维度出发,注重用户对业务的端到端主观体验(QoE),从用户的角度来感受系统的整体质量,对用户所使用的业务的关键参数进行端到端的业务探测,真实全面反映系统性能,帮助运维人员了解到用户层面的业务质量问题。

 

 

2)业务监控机器人

蓝盾打造出色的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巡检功能,通过仿真机器人的自动化操作,从最终用户角度测量业务服务的响应性能,并能同时提供模拟交易和真实用户两种检测方式,从可用性、响应延时、页面响应结果等多个维度对所有业务节点进行自动化巡检,360度无死角进行深层探知和全局分析。根据巡检情况,系统自动填写巡检报告,生成巡检统计分析报表,直观显示,以提高运维响应效率。

3)化被动为主动的工作模式

蓝盾产品秉承主动防御、主动分析、主动监控的设计思想,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管理模式,实现信息管理从“被动式响应”向“主动式预警”的成功转型,在故障发生之前,能主动检测到网络关键要素的状态变化,同时自动匹配规则库并进行多维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4)业务预警

通过多个维度(时间/空间/受检测的模块/其他)基础数据的检测视图,帮助管理员主动地根据业务影响对IT服务进行管理。如果某个服务出现问题,系统设备会显示红灯发出预警,管理员便可快速地向下逐层钻取,最终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以免问题进一步恶化,而造成服务中断。

5)根源分析

业务检测透明化

业务可用性质量的检测过程通过流程跟踪节点(TP,Trace Point)的记录方式,自动对各业务关键流程节点进行建模,自动学习业务脚本,同时对多个业务系统进行性能检测与状态监控,提供多个视图方便管理员随时观察具体应用操作是否可用,整个过程由系统自动轻松完成,摆脱分解法、分层法等传统排查方式,就像“白盒”测试手段一样简单。

用户感知检测

据统计,有80%以上的终端用户,会以感官的监测来评估业务系统的好坏,用户无法直观感知系统总体性能。针对此状,系统采用仿真引擎对外部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高度仿真,从而获取系统性能和状态的关键指标,并通过自动化回放,一改IT运维人员手工执行的监控方式,让IT运维人员贴近最终用户一侧,主动感知用户的体验,结合现有业务系统端到端的性能序列,以可量化的方式,从业务应用可用性角度判断IT运维服务能力。

独特的运维事件关联业务/设备的引擎技术

通过外部业务可用性“自上而下”的感知检测办法,生成多个维度(时间/空间/受检测的模块/其他)基础数据,通过初步分析,系统能提供自动发现和维护业务服务、应用、及底层IT系统构架部件之间的映射关系。所有的映射管理都是基于收集来自底层IT系统架构部件的事件,对它们进行过滤、关联、聚合,根据对业务服务影响的严重性,来进行排序处理,并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和映射关系自动定位故障节点。

(作者:周宋明) 

相关热词搜索:蓝盾 股份 端到

上一篇:中网在线“2013,创业•我行”:为草根创业者打造无忧创业环境
下一篇:慢慢慢慢行- 七彩香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