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酒入肠,愁更愁
2014-08-12 13:59:43   来源:中国网   评论:0 点击:

\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自古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饮酒抒情到饮酒交情。无论是社会交往、人际往来、家庭关系,酒文化算是从餐桌上来到人群中去。“酒”成了现代社会扎根“独苗”获取情感关系的“绝技”。

  古代诗句中不乏“酒”之名句:白居易心愁问酒,以解心中郁闷,故而“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王维思念问酒,以解别离之苦,故而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尽兴问酒,以解谜途之惑,故而“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可曾想过这些“酒”皆是利己消愁之酒,可曾想过当今社会之宦场,却闹了“酒”之“悲具”?实在令人可思可悲。

  2013年9月9日据新京报报道,三明市副市长、沙县县委书记陈瑞喜等人,与一私营企业主商谈投资项目后接受其邀请,到该企业内部食堂聚餐。事后,一名参与聚餐的干部酒后突发性猝死。2013年12月17日据中纪委网报道,中纪委曾通报: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重后果。近日又通报了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三明市分行宴请客户并陪同高消费娱乐造成工作人员酒后猝死等事件,不得不让人感到愤慨。2014年4月25日新华网又报道,广西一名副镇长工作日在单位食堂饮酒后身亡,引发诸多议论。2014年7月15日有网友反映,7月14日晚,湖北恩施州来凤县地税局一名年轻干部,因陪调研的州局领导喝酒过量而猝然身亡。过目身份——政府官员,不得不惊叹酒入肠“愁更愁”。这政府官员喝酒致死,也充分说明了反“四风”的战役已经打响,有些干部却置若罔闻,仍不改其作风,此情此行仅仅是变了地点,不变的仍是宦场惯有酒上的“奢靡之风”。

  以史为镜,纣王亡国,缘由之一,皆于戏酒。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纣王“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显而易见, 酒可丧志, 亦可乱性,还可亡国。在一定程度上,“酒”成了官场腐败、助长奢靡、安乐亡国的助推器。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除奢靡、防腐败的一剂良药。各级组织只有健全制度,强化监管,才能将防腐反奢之力触及到每一个“卫生死角”;党员干部只有保持警觉,端正动机,才能将自己不推入“牢笼深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酒入肠,愁更“愁”的悲剧再次重演。(邹锐锋)

相关热词搜索:酒入肠,愁更愁

上一篇:广誉远国药着陆国家大剧院 独家协办聂耳音乐剧《国之歌》
下一篇:尚蒂资讯网!引领时尚新概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