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子星优财企明星推定期产品 企业理财更多选择
2016-05-11 10:25:58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互联网资管平台“中子星优财”自2016年推出“企业版余额宝”产品“企明星”以来,以预期年化收益5.18%,T+1申赎到账的活期产品受到企业欢迎。产品推出1个多月,已投企业已经超过50多家,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其中不乏红螺食品、友宝、拼豆宵夜、唯修汇、爱耳时代等知名企业。“企明星”底层资产安全性可以与银行理财媲美,但因为不赚取差价,收益和流动性均高于同等条件的银行理财,因此对企业很有吸引力。
  
  近日,为了满足企业客户对现金管理的多样化需求,中子星的企明星产品在活期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三款定期产品。企业客户可以根据对自己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规划,灵活选择按季度(90天)、半年期(180天)、一年期(365天)购买企明星产品,理财收益更加可观,理财效率更加高效。
  
\
 
  举例而言,一家互联网企业近期完成融资后,账上闲置资金约3000万,其中至少1000万短期不使用,每月固定支出约200万,并有一定现金流,投资“企明星”的方案为:
  
\
  来自专业投资机构的专业认可
  
  中子星优财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资产管理平台,目前管理资产已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背靠联想控股、海尔集团投资的母基金,拥有强大的专业金融能力。
  
  在此背景下,中子星推出的企业理财产品“企明星”不仅获得普通企业的认可,许多专业投资机构也成为企明星客户。
  
  垒土投资就是最早认购中子星企明星的专业投资机构之一。垒土投资专注于量化对冲投资,拥有中国最早一批从事量化交易的核心技术团队,经历多轮牛熊市,产品业绩始终稳居行业前10%。
  
  既然本身就是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垒土投资为什么还会选择企明星进行企业理财?
  
  垒土投资合伙人涂世涛对记者表示,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企明星的投资标的中包含了专业资管产品的优先级与货币基金等多种资产,兼顾了收益与流动性的要求。所以,将现金资产交由企明星打理,得到的是资金收益与资金管理效率的双赢局面。
  
  “垒土投资很认可企明星的专业性和安全性,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能有安稳的年化5.18%的收益,非常有吸引力。”涂世涛说。
  
  比银行理财更优厚的条件
  
  据Wind资讯数据发现,去年共有625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理财产品,投入金额共计约为5482亿元。反观2012年,当时仅有24家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此后逐年递增,上市公司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态势愈演愈烈。截至5月4日,今年以来,共有411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理财产品,投入金额共计约1816亿元。
  
  银行理财的优势在于品牌强大,但其劣势也同样显而易见:作为强势渠道,银行要截取较多的产品收益。从下面几家上市公司的公告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保证收益型)的收益基本维持在3%上下。
  
  比如蓝黛传动购买的“招商银行步步生金保本理财计划”是类活期产品(图1),资金存放31天后,企业可以随时赎回。因为释放了流动性,所以收益更低,即使存满一年,预期收益率也只有2.7%。银行理财90天产品和180天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略高,分别为3.1%(图2)、3.05%(图3)。
  
图1:类活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2%-2.7%)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图2:90天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3.1%)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图3:180天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3.05%)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相比较之下,中子星企明星系列产品的收益率区间为5%-6%,其高性价比的优质资产包,可以给企业客户带来更好的收益。企明星的主要投资标的,是专业资管产品的优先级、银行定制的优质资产包以及货币基金。其中,专业资管产品的优先级是目前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兼顾安全与收益的高性价比资产之一,也是银行理财最青睐的资产种类之一。从底层资产不难看出,中子星企明星的安全性与银行理财处在同一水平。
  
\
 
  同时,企明星缩短了资产端与用户的距离,极大减少了中间成本,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利于企业客户,在这一点上,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态目前是无法比肩的。
  
  从流动性上来看,企明星可以随存随取,也可以定期存取,赎回T+1到账,申赎和货币基金一样方便快捷。而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定期存取,随存随取的产品比较少见。如上文中提到的类活期银行理财,资金首先要存放31后才可以随时申赎。
  
  虽然企明星是企业理财市场上的新生力量,但从诞生之日起,就秉承着“拒绝资金闲置,让每一分钱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朴素理念,以专业团队、多元投资、科学配置,以及优质资产,为企业客户创造更多资产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中子星 明星 更多

上一篇:白茶将成武汉茶博会新宠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