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嘉鱼有个华亿通:变黑色污染为黑色黄金
2016-06-06 15:44:38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一车车废旧轮胎拖进来,一箱箱黑色“黄金”运出去。
  
  嘉鱼城南,两年时间,“华亿通橡胶”实现从零到亿的裂变。
  
  拥有25项国家专利,列入湖北省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并入选湖北首批“创新创业战略团队”。
  
  新技术与循环经济擦出的火花,还在继续……今年前4个月,公司市场销售行情再次火爆。
  
  浙江老板缘定嘉鱼
  
  湖北华亿通橡胶有限公司是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华亿通控股集团投建的国内首家循环经济产业园。集团董事长陈羽先生是浙江人,华东理工大学的高分子材料学教授,2006年自主创业。“2010年,中国废旧轮胎产生量约达2.5亿条,这几年,报废量正以平均每年8%-10%的增长率增长。”兼任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的陈羽先生介绍,废轮胎属不溶或难溶高分子材料,被环保界称为“黑色污染”。
  
  浙江台州,素有“中国橡胶塑料制品王国”之名,台州废旧橡胶综合利用产业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我国循环经济重视度不断提高,尤其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推动下,台州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产业一片春光,春风也沐浴到了一个人的心头,他就是陈羽先生,经过查阅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理论资料,并对台州废旧橡胶综合利用产业的近两年的观察和思考,陈羽先生的“变废为宝、福佑全球”之门已缓缓开启,面对产品雷同、无特色的行业竞争乱象,陈羽先生不愿打没有把握的仗,得找一个突破口,根据废旧了轮胎处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且橡胶目数不够精细、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也得不到充分回收利用等问题,陈羽先生毅然决然迎难而上,决定立足科研,不畏技术坚冰,勇攀世界科技制高点,突破性解决橡胶再利用的二次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因此他打算从这个突破口进军废旧橡胶轮胎利用产业,真正做到“高值、全额、绿色、节能” 的循环经济。
  
  就这样,在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2006年他创办了华亿通。
  
  废胎变成“宝”
  
  在华亿通生产线上,记者目睹了“变废为宝”的过程。
  
  两条生产线,一个采取常温破碎的物理分解法,处理好胎,生产精细胶粉;另一个采取低温微负压热裂解的化学分解法,处理边角余料的胎,生产裂解油。董方钢介绍,通过这两种处理方式,可以将废旧轮胎“吃干榨尽”。这两项技术均通过国家专利认证,其中,低温微负压热裂解法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
  
  将复制湖北模式到全球
  
  被誉为黑色“黄金”胶粉有啥用途?董方钢解释:在沥青中掺入胶粉,可保冬天不开裂,夏天不熔化,且很有弹性,有助路面平缓降噪;在防水卷材掺入胶粉,楼面不开裂,不易老化,且耐候性好;在刹车片中加入胶粉,可防止其冒火龟裂爆炸。“废胎—胶粉—再生胶—轮胎。”在陈羽先生的心目中,胶粉生产只是第一步,他的愿景是完成“买旧轮胎,卖新轮胎”100%循环利用的360度产业链。“每3吨废轮胎再生胶可代替1吨天然橡胶,每2吨再生胶可代替1吨合成胶。”董方钢说,如果不走循环利用道路,不充分利用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再过10到15年,当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美国水平时,可能全世界的天然橡胶全卖给中国都不够。陈羽先生表示,未来5年,集团将以湖北产业园为样本复制到全国乃至全球,并在海外建立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龙头,创国际品牌。
  
  除湖北华亿通橡胶产业园外,华亿通集团已在河北黄骅和江苏如东逐步实施建立两个国家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规模均在200亿元以上,主体项目除废轮胎综合利用外,还包括国际领先的废塑料油化项目及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产业,这两个产业园均采用PPP模式运作,当地政府均大力支持并列入政府重点建设项目。除湖北、河北、江苏园区外,华亿通还计划在西南、西北、东北再布局3-5家循环经济产业园
  
  此外,华亿通集团还紧锣密鼓地开始国际布局,华亿通柬埔寨循环经济产业园已进入招商阶段,华亿通菲律宾(民都洛岛)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方案已提交参议院讨论。华亿通集团目前正在积极筹备资本市场上市事宜,集团计划到2019年至少有2个业务板块实现独立上市,国外业务板块在国际资本市场单独上市。

相关热词搜索:嘉鱼 黑色 黄金

上一篇:济南铁路公安处日照站派出所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