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从铁路运输量看待崛起的中国
2016-06-13 08:57:28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铁路装备展新闻通气会获悉,2015年,我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5亿人次、货物发送量33.6亿吨,完成的运输工作量稳居世界第一。(经济日报6月7日)。
  
  据了解,从2010年至2015年,全国铁路每年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由2010年完成旅客发送量16亿人次增至2016年的25亿人次,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近几年人们的出行变得逐渐频繁,特别是节假日、双休日,人们的脚步变得更加匆忙,但笔者认为这一组组数据中包含着更多的含义。
  
  一是铁路旅客发送量的增长,彰显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铁路客流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不断增加,“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近8%,国内经济增长始终保持中高速,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国内经济总量稳步攀升,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时刻彰显着中国的力量。二是铁路旅客发送量的增长,提升着中国政治的影响力。随着国内高铁里程的不断增强,不断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有效减少了旅客出行的时间成本,极大地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的旅客运送量,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高铁的选择,使得中国铁路走出国门更加具有自信,在国际铁路市场获得更多的认可。目前,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的开工建设,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项目合作的启动,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坦赞铁路等项目的进展,无不显现着中国高铁的影响力,使中国高铁成为一幅彰显国力的中国名片,时刻表现着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三是铁路旅客发送量的增长,预示着区域化经济的均衡。中国部分地区发展不平衡,但随着铁路运输网的建设,大量人口的流动和迁移,造成地区就业需求和压力不同,促使了中发达地区产业不断升级和不发达地区承接和引入许多的外来产业,不断丰富了每个地区人口的调整和产业的布局,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更为均衡和合理,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2015年铁路货物发送量33.6亿吨,同比2014年38.13亿吨减少11%,连续几年下降。但铁路货运量下降,反而呈现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逐步加快,多数大宗原材料进入产能调整期,煤炭、钢铁等大宗原材料运输需求大幅减少,铁路货运量进入下降通道,导致铁路货运量下降,这些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运输方式多元化以及生产力区域布局改善的结果,是在高增长时期形成的历史性的、趋势性的、规律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恰恰是我国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客观反映,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目标的方向,也恰恰是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客观反映。
  
  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国家的强盛。正是中国在崛起,国力在增强,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铁路建设中。而铁路的大发展又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缪建伟

相关热词搜索:运输量 中国 铁路

上一篇:不只是果郡王的撩妹神器,教你合欢花的正确打开方式!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