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没有行动力的我,如何才能成功。
2017-08-02 14:55:24   来源:经营职场成就人生   评论:0 点击:

\

  李笑来要在7月底开一个千人线下分享会,主题叫《人至践则无敌》,门票1499元/人,总价应该轻松突破150万。

  150万,这是李笑来其中一天的价值,好多人可能十年都挣不到!

  无论你妒忌还是向往,你都不得不承认,他的知识就是可以这样肆无忌惮的变现,他就是拥有这样的能力。

  李笑来要讲的主题是“践”,核心其实就是行动的能力——一个追随着们最感兴趣,但却好像永远学不会的能力。

  01

  行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用李笑来的话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一开始都不会做得很好,但显然事情又不会自己变好,所以要想成长,就只有一个选择——行动。

  事实上,当环境一片混沌,信息不明确,理性思考能力根本就用不上的时候,比如一个人在一片苍茫的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又无法和外界取得任何联系,唯一可能的生存法则就是行动——通过行动找到可能的线索和出路。否则,站在原路只能等死。

  行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实现既定的目标,更在于因为有了行动,你有可能遇到意外,而因为你的行动力,你又可能会把握或者利用这个意外,从而用另一种方式通往成功之路。

  这就是行动的价值。

  行动力如果不足,不管你干了多少的心灵鸡汤,悟出了多少的大道理,也照样过不好这一生。

  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多数普通人的行动力,恐怕都只能停留在支撑自己做个普通人的阶段,如同马云说过的一句话: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

  我们要如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行动力?

  比如我自己,即使已经写了这么多公众号,看过这么多方法论,但我非常清楚,我的行动力仍然是极度缺乏的。即使偶尔有所改善,大部分时间却基本上依然如故。

  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

  我尝试着把所有影响行动力的要素进行分类,最后发现,真正决定一个人行动力的要素,其实只有两个。

  02

  一个是遗传因素。

  遗传不仅决定着你的身高、长相、体质,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性格、特长和思维方式,包括你的行动力。

  否定这一点,告诉你一个人的行动力完全靠后天的训练,绝对是在扯蛋!

  莫扎特7岁就能环欧洲演出,能弹奏多种乐器,能作曲,近两年流行的《刻意练习》这本书中的观点是,普通人只要掌握这种正确的训练方法,都可以做到。

  刻意练习的方法当然是必要的,但因此而否定个体本质的差异,就如同成功学大师永远在宣扬利用自我的能量和驱动,就可以去实现成功的梦想一样,多数都是在夺人眼球,哗众取宠。

  无数身边的例子可以说明,小莫这种近乎天才的能力,是少数人天生确实具备的;我相信他的这种能力主要来自于他父亲是个音乐家的遗传,而不是仅仅靠后天的刻意练习。

  很多人在用尽了全力以后,收获的并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终于能够接受一个现实:

  我不可能成为那个我想要成为的人。

  成熟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勇敢的承认:我们从生下来开始,在某些地方就是比那些所谓的“天才”要差一点的。

  否则,我们不会在领悟了太多的道理以后,下了无数次决心以后,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是,遗传的制约并不是全部,影响行动力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

  03

  另一个是环境因素。

  回忆一下,你的行为会在多大程度上被环境所左右?

  你有没有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放纵过自己?

  你有没有在强环境压力下做过违心的事情?

  你有没有过人云亦云或从众效应?

  你有没有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司自己也精神百倍而在一个死气沉沉的公司自己也心灰意冷?

  你有没有在被逼到绝路的时候奋力突破而在顺境的时候得过且过?

  你有没有遇到一个严厉的上司自己不得不尽力工作?

  罗伯特·欧文有一句名言,只有少数人生下来就是自律的,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职场打拼,即使你奋力拼搏,你的薪酬在当下恐怕也很难突破20万,而且你接触到的,大部分是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同事。

  而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薪酬20万,可能只是个起步价,你接触到的,会有很多目标明确,高效快捷的精英。更关键的是,这里的机会,要比三四线城市多的多的多。

  SPENSER说,香港是他的福地,正是内外因素的结合,特别是外围的环境因素,最终成就了他。

  事实上,如果没有在沿海城市8年多的发展经历,我不可能有今天的积累和高度。我的当下,其实也是环境的产物。

  阶层的固化,正在成为普通人实现身份逆袭越来越大的障碍,这个阶层,其实还是环境。

  环境改造了你,塑造了你,影响着你的每一次选择和行动,导致了你最终的成功或者失败。

  04

  成功的人,都擅长利用环境来成就自己。他们知道,虽然遗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内在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但后天生长、生活、工作的环境,却能够在另一个层面上形成自己的气质和风格,决定着自己外显的行为方式。

  他们会有意识地选择,或者突破环境。

  比如喜欢结交不同的朋友、会参与不同的圈子,喜欢了解新鲜的事务,善于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信息,不断利用环境提升自己的高度。

  而平庸的人,往往都固守着现有的环境,并且安于其中。

  比如不喜欢打乱现有的节奏,不喜欢陌生人的闯入,不喜欢挑战新的机会,最后被现有的环境塑造成井底之蛙。

  他们总想着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用自我的力量去成就梦想的高度,实现普通人的逆袭。

  这是近两年,方法论开始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你会发现只要打着类似“你也可以”标题的课程,就可以轻松卖出数万甚至数百万,而且追随着众。

  其实,忽略了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灵鸡汤。

  05

  说教中的道理,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但它永远无法真正改变一个人。

  仅靠自我的努力,道理也是正确的,但你恐怕永远也无法达成目标。

  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于,人和环境是交互的。

  首先,你面对着一个环境,你开始慢慢选择你的环境,同时,环境也在接受或者选择着你。

  进而,环境开始给到你反馈,给你施加反向的压力,你开始进步或者退缩,它接纳或者排斥。

  当你适应了新的环境,你开始走上一个新台阶,你的认知在其中得到提升,你开始追求又一个新的环境对你的影响。

  你所有的认知和智慧,都是就样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得来的,这才是“践”者无敌真正的意义。

  行为的改变,环境的影响甚至比自我的驱使要来得更加有效。

  试试用环境来弥补你的行动力吧!

  如果你在风口上,是头猪也照样能飞。

  让自己置身于必要的环境,学会利用环境的优势,来成就自己的梦想,才是普通人应该有的最优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没有行动力的我,如何才能成功。

上一篇:经验,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