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关西学院大学教授:钓鱼岛为“固有领土”无依据
2012-08-06 09:19:59 来源:新华网 评论:0 点击:
[日本《世界》月刊8月号文章]题:“购买尖阁”问题的陷阱
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发表演讲,宣布打算购买尖阎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中属于个人所有的鱼钓岛(即我钓鱼岛——本网注)、北小岛和南小岛三岛。
在构成尖阁群岛的主要五个岛屿中,大正岛(即我赤尾屿——本网注)属于国有地,而久场岛(即我黄尾屿——本网注)却与其他三个岛屿一样,属于个人所有。
实际上,令人惊讶的是,久场岛和大正岛是以“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中国名,提供给美国海军作“轰炸射击场”的。
中国明代的文献中就记载了这两个名称,这也是中国声称对尖阁群岛拥有主权的依据之一。
石原表明购岛的“意向”不经意间透出这样的事实:尖阁群岛问题既是日中关系问题,也是日美关系问题。然而,其中更有尖阁群岛的归属这一更加本质性的问题。虽然在1972年冲绳回归时,该群岛已经还给了日本,但实际上当时的尼克松政府在1971年6月签署归还协定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这样的方针:“将把尖阁群岛的施政权与冲绳一道归还,但在主权问题上不表明立场。”
尼克松政府之所以在主权问题上采取“模糊”战略,原因是照顾中国和合湾的立场,同时在冲绳回归之际给日中之间留下纷争的火种,以确保美军的军事存在。
在讨论尖阁群岛问题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固有领土”。包括北方领土和竹岛(韩国称独岛——本网注)在内,如今“固有领土”在日本已被作为一个毫无疑问的概念在加以使用。然而,“固有领土”的概念在国际法上根本不存在,而是日本政府和外务省自己想出来的,目的是解决北方领土、竹岛和尖阁群岛这三个领土纠纷。这是一个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概念。
实际上,有关“固有领土”本质的问题,在太平洋战争末期已经一目了然。
1945年6月下旬,昭和天皇亲自修改了月初御前会议上决定的“彻底抗战”的方针,派遣前首相近卫文麿以“天皇特使”的身份前往苏联,与联合国方面进行和谈。当时拟定的“和平谈判大纲”和“条件”有这样的内容:“关于国土问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要保住固有本土就满足了。”“解说”的部分还具体解释说:“最多失去冲绳、小笠原、桦太。”
换言之,冲绳并非日本“固有本土”,而是作为和平谈判的条件,可以向联合国方面“割让”的领土。从中可以看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统治阶层对领土的看法一直存在两个慨念,一个是“固有本土”,还有就是位于本土周围的被政府称为“固有领土”的各个岛屿。为了确保“固有本土”的安全,“固有领土”是可以作出牺牲的,甚至可以“割让”。
让我们再次来听听石原在华盛顿发表的演讲。他极力主张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矛头”,推进足以让全世界紧张的“核开发模拟试验”。基于这样的逻辑,他在演讲的最后提出了“购买尖阁”的方针。
长久以来,石原一直盼望着出动自卫队而不是海上保安厅,以便造成军人和军人之间的冲突和“军事争端”,让美国不由自主地卷入进来。在石原看来,购买尖阁群岛恰好可以制造这样一个契机。
综上所述,石原购岛计划纯属对中国的挑衅行为,导致日中关系极度紧张。受尖阁问题影响,日美中关系恐会迎来二战以来的最危险局面,日本该如何应对?
先要抛弃“固有领土”这一毫无意义的概念,此概念在国际法上并无依据,而政府和媒体未经缜密求证便“念经”般反复强调,导致日本外交受到束缚,丧失灵活性。假设日本政府继续固执地强调“固有领土”概念,就先要游说美国。如果连盟国美国的同意也得不到,日本就应该承认“存在领土问题”的事实,和中国举行具体谈判。
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发表演讲,宣布打算购买尖阎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中属于个人所有的鱼钓岛(即我钓鱼岛——本网注)、北小岛和南小岛三岛。
在构成尖阁群岛的主要五个岛屿中,大正岛(即我赤尾屿——本网注)属于国有地,而久场岛(即我黄尾屿——本网注)却与其他三个岛屿一样,属于个人所有。
实际上,令人惊讶的是,久场岛和大正岛是以“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中国名,提供给美国海军作“轰炸射击场”的。
中国明代的文献中就记载了这两个名称,这也是中国声称对尖阁群岛拥有主权的依据之一。
石原表明购岛的“意向”不经意间透出这样的事实:尖阁群岛问题既是日中关系问题,也是日美关系问题。然而,其中更有尖阁群岛的归属这一更加本质性的问题。虽然在1972年冲绳回归时,该群岛已经还给了日本,但实际上当时的尼克松政府在1971年6月签署归还协定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这样的方针:“将把尖阁群岛的施政权与冲绳一道归还,但在主权问题上不表明立场。”
尼克松政府之所以在主权问题上采取“模糊”战略,原因是照顾中国和合湾的立场,同时在冲绳回归之际给日中之间留下纷争的火种,以确保美军的军事存在。
在讨论尖阁群岛问题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固有领土”。包括北方领土和竹岛(韩国称独岛——本网注)在内,如今“固有领土”在日本已被作为一个毫无疑问的概念在加以使用。然而,“固有领土”的概念在国际法上根本不存在,而是日本政府和外务省自己想出来的,目的是解决北方领土、竹岛和尖阁群岛这三个领土纠纷。这是一个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概念。
实际上,有关“固有领土”本质的问题,在太平洋战争末期已经一目了然。
1945年6月下旬,昭和天皇亲自修改了月初御前会议上决定的“彻底抗战”的方针,派遣前首相近卫文麿以“天皇特使”的身份前往苏联,与联合国方面进行和谈。当时拟定的“和平谈判大纲”和“条件”有这样的内容:“关于国土问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要保住固有本土就满足了。”“解说”的部分还具体解释说:“最多失去冲绳、小笠原、桦太。”
换言之,冲绳并非日本“固有本土”,而是作为和平谈判的条件,可以向联合国方面“割让”的领土。从中可以看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统治阶层对领土的看法一直存在两个慨念,一个是“固有本土”,还有就是位于本土周围的被政府称为“固有领土”的各个岛屿。为了确保“固有本土”的安全,“固有领土”是可以作出牺牲的,甚至可以“割让”。
让我们再次来听听石原在华盛顿发表的演讲。他极力主张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矛头”,推进足以让全世界紧张的“核开发模拟试验”。基于这样的逻辑,他在演讲的最后提出了“购买尖阁”的方针。
长久以来,石原一直盼望着出动自卫队而不是海上保安厅,以便造成军人和军人之间的冲突和“军事争端”,让美国不由自主地卷入进来。在石原看来,购买尖阁群岛恰好可以制造这样一个契机。
综上所述,石原购岛计划纯属对中国的挑衅行为,导致日中关系极度紧张。受尖阁问题影响,日美中关系恐会迎来二战以来的最危险局面,日本该如何应对?
先要抛弃“固有领土”这一毫无意义的概念,此概念在国际法上并无依据,而政府和媒体未经缜密求证便“念经”般反复强调,导致日本外交受到束缚,丧失灵活性。假设日本政府继续固执地强调“固有领土”概念,就先要游说美国。如果连盟国美国的同意也得不到,日本就应该承认“存在领土问题”的事实,和中国举行具体谈判。
上一篇:中方批美国南海争端中 “拉偏手”
下一篇:美欧着手叙"最后安排"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451)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九江仁爱医院黑幕 17岁少女普通人流两...(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6)
- ·从丝芙兰美国封杀中国用户风波,看到菩...(6)
- ·我们约会吧 耿玉茹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
- ·重庆一高级法院“审判意见”指导下级法...(4)
- ·开学在即 幼儿园为何莫名被拆(4)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4)
- · 励志!!毕业拒绝失业!!听创业者讲述...(4)
- ·我们约会吧+ 邸秋红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3)
- ·新西兰肉毒杆菌发酵 多美滋问题产品仍...(3)
- ·iPhone4S被盗还能不能找回,苹果手机丢...(3)
- ·陕西兴平两家天然气公司市场资源争夺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