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半年报指标掉队 中行如何重新定义“往哪里去”?
2012-09-27 16:31:58   来源:21世纪网   评论:0 点击:

  2012年,在各地分行此起彼伏的“百年中行、百亿利润”献礼后,半年报中,中国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净利润增速等多项财务指标,却迎来了在四大行中“垫底”的坏消息。
  
  于是,市场对于经历了战略调整后的“中行模式”的质疑开始弥漫。
  
  而中行一位公司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家企业也好,银行也好,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也许是自身天然弱点造成,也许是战略决策失误,但一时的困难不重要,企业的能力体现在改正错误的能力,市场应该关注的是中行怎么去改正自己。
  
  中金公司近期报告认为,受益于其较高的境外资产占比,中行在降息周期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息差表现将优于同业,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也有助于其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维持资产质量稳定。
  
  存款占比继续提高难度大
  
  中行怎么了?作为一名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下称“上海中行”)工作了10多年的员工,小陈近期时常有此疑问。他所在的理财中心的同事们,因为没有完成相关业务指标,不少人近期的月工资水平只在1500元上下。
  
  “理财中心原本应该是银行精英人士汇聚的地方,但现在变成只有希望转正的临时工才愿意去过渡一下。”小陈告诉记者。
  
  话语虽然略显片面,但也局部反映了银行总行较高的业绩指标,给基层员工带来的变化。
  
  在离上海不远的江苏,中行人面临着另外一种境况。
  
  2011年,为了给来年的百年行庆献礼,这家省级分行提前完成了百亿利润的指标,如今却面临着“去年基数过大,今年难以超越”的问题。
  
  如果以存款余额相比较,2011年底,中国银行江苏分行(下称“江苏中行”),在四大行市场份额中的占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但该行人士坦言,今年继续提高的压力较大。
  
  截至2012年6月30日,江苏、上海同属中行系统内资产规模排名前列的分行,而整个华东区的资产占整个中行的比例为20%。
  
  两地分行多位受访人士告诉记者,总行给他们的业务目标是,利润指标比肩其他三大行。但事实上,其业务基础相比其他行并无明显优势,因此对不少指标的达标信心不足,大都感觉竞争压力较大。
  
  比如“存款立行”战略,中行人士告诉记者,过去中行负债来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海外业务和大中型企业,但海外业务波动较大,大中型企业又是各大银行的竞争热点,剩下的各地政府资源,却一直是中行的弱项,这让中行损失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存款。
  
  “公司及单位代发工资等业务很少是中行在做的。”该人士认为,因为少了各地政府资源的支持,中行核心存款稳定性上一直较为脆弱,而这正是近两年中行改革的着力点,中行需要重新从其他银行中夺回这部分市场。
  
  上述说法恰与中行半年报中的表述不谋而合。
  
  半年报中,中行表示2012年以来,该行持续提升产品服务能力,大力拓展行政事业单位存款,积极营销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继续推进机构网点和电子渠道建设,客户存款稳步增长。6月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为94,825.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46.03亿元,增幅7.54%。
  
  另一个有力的佐证是,2012年上半年,中行高管频繁拜访湖北、江苏、辽宁、贵州、山西等省政府,并与当地政府签署了各种全面金融合作协议。
  
  中产文化PK狼性竞争
  
  不过,从效果上看,中行的负债管理提升似乎并不乐观,上半年的存款增速为7.54%,与工行相当,但显著低于建行和农行的9.55%和10.2%。
  
  核心存款的增长乏力,也制约了中行的信贷扩张。2012年上半年,中行的贷款新增在四大行中也较靠后。因为信贷新增的平稳,中行半年报中资本充足率略有回升。因此,中行行长李礼辉在中报上肯定地说,中行下半年不需要再融资计划。
  
  有限的信贷增长会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能力,而中行目前的非息收入也出现不同程度地逆转。
  
  今年上半年,中行非息收入555.73亿元,增速同比下降;其中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342.50亿元,同比下降2.07%。具体而言,顾问咨询、外汇买卖价差收入、信用承诺和代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46%,18%,20%,3%;银行卡、托管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中行在中报中对此解释道,由于银行系统今年严格执行了减免费和禁止乱收费的政策。
  
  不过,情况似乎并非合规损失如是简单。
  
  在华东地区,记者了解到的多个案例显示,多家上市公司近两年都变更了募集资金的专用账户,将募集到的大额存款从一家银行转移到另外一家银行,这其中不少情况,中行是被转出的一方。
  
  在存款尚未完全利率市场化的阶段,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不大,理论上存款搬家意义不大。不过中行人士介绍,在此过程中,不少中小银行通过第三方贷款客户,支付存款企业高额利息等方式,抢占存款,银行收费模式和额外支出都已表外化。
  
  “这样一来,包括中行在内,虽然在某些领域可能比其他银行合规,但到月末季末时点,为了存款,仍然需要以接近0.1%日息甚至更高的成本,从市场上购买存款。”中行内部一位人士说。
  
  另有中行人士认为,如今的银行业基层竞争,已经进入草根和狼性竞争时代,需要银行人员因客户而变,但在不少地方的中行分行,仍然有“中产文化”的影响,希望提供的是传统中高端的国际金融服务,所以竞争起来不太容易放下身段。
  
  不过,包括上海分行在内,这种狼性考核效应已在发酵,包括前述理财中心员工的遭遇在内,创收、利润指标、成本控制已经全面展开。
  
  上海中行一人士透露,为了增收节支,今年一些报销、财务、业绩考核都明显严格。“一些基本的支出,比如以前出差机票报销,但现在财务要反复询问,最近还取消了一项在英国的培训,原因说是控制成本”。
  
  不过,从中行总行的成本收入控制来看,半年报显示的成本收入比数据虽然比2009年和2010年等年份有所下降,但比去年末仍有回升,显示银行的收入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仍有待改善。
  
  人民币市场竞争力待考
  
  追问中行暂时“掉队”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及这家中国“最国际化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少受访中行人士,对中行在国际化和人民币业务方面的战略是否清晰,意见不尽相同。
  
  此前一直重视国际业务的中行,曾经在2009年以近年来最高的成本收入比为代价,重新出击人民币市场,“扩规模、调结构”,境内行人民币公司存款、贷款分别新增8,426.59亿元和8,464.74亿元,增速分别为49.22%和50.25%,增幅居同业第一。
  
  比如,今年上半年,中行的信贷新增慢于四大行,有中行人士分析认为,是银行为了风险控制规模,是中行在人民币市场应对策略能力提高的一部分。但半年报显示,中行“双降”虽然表现不错,但逾期贷款的趋势明显与不良率的变化相反,显示资产质量的控制仍然较为严峻。
  
  而与传统的国际业务见长相比,中行在人民币市场的竞争能力尚待开发,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海外业务能力也备受质疑。
  
  李礼辉曾经披露,目前中行海外资产的利润贡献是23%左右,未来几年内有望提高到30%,这也被不少机构认为是中行业绩增长的亮点之一。
  
  不过,海外资产的收益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开拓。上半年,中行新增的负债来源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其他款项,从去年末的2715亿,增加到今年的超过5000亿,这些主要为中国银行集团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外的款项。
  
  显示在上缴法定准备金之外,中行有超过2300亿人民币的资产是闲置在海外的中央银行,资金效率很难不受影响。
  
  有市场人士对中行模式点评道,“客观的说,中行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偏差不大,但对自己的定位有很大问题,没有弄清楚‘我是谁’,就要解决“往哪里去的问题。”
  
  “没有基于原有的优势业务发展适合市场环境的业务,以破四旧似的扑向赚钱的业务,拿什么和别人竞争?结果可能是抬高自己的成本,却拿到劣质资产。”这是迄今对中行最不客气的批评之语,虽有偏颇,但其中确有值得中行深思之处。
  
  

相关热词搜索:半年报 指标 掉队

上一篇:牛肉价连涨成奢侈品 市民抱怨吃不起了
下一篇:节日福利:5元过节费引网友围观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