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激进禁烟”不如从娃娃抓起
2015-06-04 17:04:09   来源:有难度微信公号   评论:0 点击:

  被称为“最严禁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6月1日实施。北京卫生监督所6月2日介绍,6月1日执法人员劝阻违法吸烟55人次,处罚个人违法吸烟行为1起,罚款50元,这是“禁烟令”实施后针对个人的首张罚单。一时间,坊间议论蜂起。

  2008年也有过“史上最严禁烟令”

  无烟日的后一天,儿童节的那一天,新中国“史上最严”的第一天,是从2008年一路走过七年之痒的这一天。

  那一年,单位罚款上限是五千元,个人是十元,算上通货膨胀,当下的三万和那时的两百,比外不足,比己有余,可以点个赞。那一年,烟草税仅只40%,当下已是50%,虽说距离世卫组织推荐的70%还有距离,终究还是可以鼓个掌。那一年,有顶、不见天处还有豁免,可见天、人多处可以旁若无人地吸,当下无顶、见天,还要周遭无人,才有可能来一根了。当然,这一二三的进步,终究拗不过依旧傲视寰宇的烟草和烟民的世界第一。

  那一年,有千余名控烟监督员监督执法,有六万多名控烟检查员上岗检查。当下,千余名监督员依旧,只是似乎少了那六万多名检查员的协助,人力有限,活捉不到吸烟的,只好将就捉死的烟头了。第一张罚单来自男厕所垃圾桶里两个烟头,那是把顾客是上帝做到极致的海底捞的厕所。厕所里烟雾报警器不得不与时俱进,加个记录仪的功能做标配,否则一个烟头一个馒头之类的说不清道不明。哈哈,这可是让餐馆不爽之一招,扔个烟头,打个电话,哈哈。

  烟头这一招也就是名声在外的餐饮业还有点威力,去家医院必定是自讨没趣,北京一家儿童医院的清洁工,六个小时能拣上千个烟头,这,是罚呢,不罚呢,还是假装没看见呢,还是默认医院的和饭馆的烟头高低贵贱两不同呢?还是敞开天窗说亮话,天干物燥,病孩的家长火气旺,不惹为上呢?

  当然,医院之外,这召之即来的一招,放之别处灵不灵呢?在六月到八月的百日之内,估计还是灵的。有些好奇这千名控烟监督员的装备是什么?在一根烟的功夫内能不能抵达事发现场?就算加长版的一根烟,也吞云吐雾不到十分钟吧,这速度可是110的速度。来晚一步的事是会经常发生的,灰飞烟灭,烟头失踪,做不到人赃俱获,是不是要效仿捉酒驾的,吹口气查吸烟呢?

  只是,就算活捉,就算吹出了烟气,无非一张罚单罢了。这禁烟令比鸡毛重,比醉驾入刑的令箭轻了去。查酒驾的执法主体清楚明了是交警,这查烟的执法主体是监督员,监督员的权力边界还值得商榷。若论在第一线的理直气壮、说一不二和威风凛凛,和交警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若论管理对象,驾车的哪里能和吸烟的乌泱泱源远流长相提并论。

  历史上禁烟的成败与得失

  还在纯马车的时代,1638年,鉴于烟草入境,致使银元外流,明朝崇祯皇帝下令禁止,种的和吸的均处以死刑。不过,1641年,清太宗就废除了禁烟令,种烟、吸烟蓬勃盎然。1718年,清康熙帝以身作则戒了烟,下旨全国,禁止军民和官吏吸烟。乾隆年间,禁烟令重振旗鼓,民间不许种烟,商贾不得贩卖,不过之后的之后,禁令还是不了了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卷烟大大方方以亲民的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不过细观来时的路,烟草行业和烟草税对于当年美国的经济崛起发挥的作用可圈可点。上世纪初,崇祯年间的一幕再次重现,卷烟大量入关,每年大约流出去价值一千多万两白银。当时禁烟派的宣传口号是:“不吸烟最可敬,若吸卷烟,请吸用国货!”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烟草产业自给自足,产销两旺,算是进步。

  上世纪五十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反吸烟运动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徐徐展开。据说早在1987年的六一儿童节,北京火车站全站禁烟,成为我国第一个无烟车站。据有限的几次实地亲身感受,也就研究禁烟史的还记着吧,北京火车站自己肯定是忘记了这光荣历史了。

  飞机场禁烟还是容易的,有抵触情绪要捍卫自由的,多是腹诽,至多也就锵锵纸上声,去了机场还是会乖乖守新规矩的。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的沉默大多数的一部分,还会默默吸烟的,约定俗成的公共空间,对于没有真正意义私人空间的劳动者而言,或许就是一些辛苦讨生活烟民的私人空间,在这些所谓的公共空间里,他们才难得的点个火抽根烟,做自己的主人。因此,防火防盗还是能沟通的,防二手烟的道理是不好讲通的。

  “激进禁烟”不如从娃娃抓起

  上海话曰:吃香烟。一个吃字,几许心酸。不吃烟的吃货们,及此,该生发点悲悯之意。或许是头发一直长,年龄也渐长,越来越欣赏和主张,不失柔软的博弈,守住底线的妥协。各种企图一棍子打死,梦想一夜之间天下无烟的激进禁烟,毫无疑问是禁烟的绊脚石。已经吸烟的不危害不吸烟的,躲起来抽就要知足了,不要这般挖苦那般挑剔了,把吸烟的都骂得生出了吸毒的自卑了,也不见得好。

  对于说戒就戒的意志顽强者,敬重;对于久戒不成和不曾想戒者,人多缴烟税,外加少活十年,如此的无私无畏,敬重;对于受教育程度,还不足以理解二手烟暴露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以及并未被这个社会温柔以待,不肯用行动配合新规的烟民们,尊重。归根结底,禁与不禁,都讲究尊重,缺什么补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能把对方视作草民,谨防一点就着。

  对存量,要动之以情,对增量,要严防死守,让没吸上的绝口不吸。民国时期就下过禁令,学生无论校内外不得吸烟。百年之后的今日,二十个北京中学生,就能有三个小烟民。至于其他省份,一元钱四根散烟和五毛钱一包辣条,是好多学校周边小摊贩的标配。这个卖的自由,不能尊重。这个角度看,烟民之众,禁烟之难,在于输在了起跑线上。从今往后的每一天,从娃娃抓起是要招。

  再则说来,吸烟的男孩长大了,不戒烟吧,讨人嫌,戒烟吧,问题来了——连烟都能戒的男人,能嫁么?

相关热词搜索:娃娃

上一篇:江西九江房管局网站现神回复 回应称网站受攻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