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别让“规矩”成为村官受贿的借口
2012-09-01 10:56:51   来源:和讯网   评论:0 点击:

  合作社的社长、社委、出纳、会计集体上阵,为建筑商招标工程大开方便之门,共收受贿款647万元。广州警方昨日通报,在“三打两建”工作中,广州警方于近期成功侦破白云区棠溪村岗贝经济社梁某等18名村社干部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窝案,案中16名涉案人员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受贿被警方依法逮捕。(8月31日新民网)
  
  该案中,“发红包”、“派利是”等行贿行为成为了这些村社干部眼中的“规矩”,这些无耻的“规矩”让他们存有侥幸心理,结成了利益同盟和攻守同盟,能够互相之间打掩护,更不容易被查处,最后“你贪我贪大家贪”,肆无忌惮地丧失着良知。集体受贿对腐败团体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都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诱使他们在互相攀比的心理中更加肆无忌惮,使腐败如同滚雪球般不断扩大,导致形成“腐败黑洞”,使卷进的人越来越多,被腐蚀的权力越来越多,如同一个不断侵吞社会公义和良知的“黑洞”;
  
  白云区的18名村社干部,身为一方父母,不能为一方百姓谋福利,却公然大肆敛财,来满足自己的一己贪欲。这是道德的丧尽和良知的缺失,严重搅乱了社会的稳定。百姓除了哀叹、咒骂外,愤怒的情绪只能指向政府。如若贪腐渐成“规矩”,贪者坦然,贿者自然。
  
  18名村官集体受贿647万,反映出农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村官权力监督机制缺失、上级机关和相关部门行政不作为等种种弊端。如何有效地应对村干部腐败现象,是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亟待破解的课题。而当前迫切需要的是,相关部门应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和村干部队伍的现状,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强化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警机制建设,别让类似的“规矩”成为他们贪腐的借口。(长江网刘全)
   

相关热词搜索:别让 规矩 成为

上一篇:寻找按性别划线录取的替代方案很有必要
下一篇:超标办公楼曝光,是监督的战绩还是败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