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物 > 正文

硅谷归来,他3年开发4款产品,只为打造95后社交“神器”
2016-07-15 10:08:0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商界导读:坦白说,陆初杰不是一个“专一”的创业者。

 

\

 

陆初杰

陆初杰是台湾人,5年前从美国回国后,决心在上海落地生根。不为其他,自从他在国内开启了创业之旅,就再没办法让自己停下。

坦白说,陆初杰不是一个“专一”的创业者。3年时间,他做了四个产品,前两个产品无疾而终,暂且不必多提。第三个产品“甭纠结”,他几乎下了血本,在产品体验和外观上,他和团队多次修改升级,100个用户中99个点赞,才勉强决定上线。为了推广产品,他不惜整日在外“抛头露面”,宣传演讲、出席活动、接受采访……终于成功融资,但1年以后,却依旧没能逃过沦为过去式的宿命。

解忧杂货店,是他的第四个产品。

第四个产品

解忧杂货店?

从名字上或许就能推断,这款产品的灵感源于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小说《解忧杂货店》。小说里,慈祥和蔼的浪矢爷爷以书信的方式,帮助陌生人解决烦恼,从而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陆初杰的解忧杂货店是一款社交APP,当中也有一位“老爷爷”。他将小说里那一幕幕温暖人心的场景搬到了现实:不管有什么烦恼,都可以给老爷爷写信,哪怕只有一句话,甚至是一纸空白,第二天都能得到老爷爷的回信。

但就在半年之前,陆初杰还不曾想到,会出现这第四个产品。

解忧杂货店的前任产品叫甭纠结,是一款帮助95后“纠结星人”解决“选择障碍症”的APP。起初,甭纠结以其新奇特的页面与玩法让用户眼前一亮,但后来陆初杰发现,人的烦恼与纠结远远不止“选A还是选B”那么简单。于是,他在甭纠结上开辟了社交板块——用户写出自己的烦恼,其他用户留言替他/她分忧解愁。

翻看的留言越多,陆初杰越是惊讶:留言的人少有安慰和鼓励的话语,反倒跟风和引导负面情绪的人颇多。用什么方式才能让青少年规避这种充满恶意与网络暴力的社交?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无意间成了答案。

今年1月,解忧杂货店作为甭纠结的衍生版块上线试水。随后,奇迹发生了。上线仅一个月,粉丝数量自然累积达万数以上。

 

\

 

得知一天就收到3000多封用户来信的那天,整个办公室沸腾了。

当天晚上9点,陆初杰胡乱扒了几口外卖,看着员工们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为了一封又一封的回信内容而抓耳挠腮的样子,他突然有点泄气。回到办公室,关上门,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老爷爷’如何能在一天之内回复3000多封信?”

第二天一大早,陆初杰宣布了一个决定:将解忧杂货店暂时下线。

沉潜是为了更好的绽放。之后,陆初杰带着团队花了3个多月时间,完善解忧杂货店的功能设置与人员配套。他将线下的“义工”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解忧杂货店的“百人义工团”,由他们在幕后协助“老爷爷”。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希望将自己的烦恼倾诉给别人,并不是想从别人那儿得到确切的解决答案,我们更在乎的其实是陪伴。”

从这个维度来看,解忧杂货店不失为一款有温度有情怀的产品,但在“嗜血为生”的商业世界,只有牢靠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才能在战场上拼出血路,很多案例的失败都直指一句话:产品往往死于情怀。

作为上线仅一个多月的产品,解忧杂货店的情怀之外,同样有它的痛点,比如盈利模式。

解忧杂货店现有的盈利模式大致划为三种:一是邮票(3元一张);二是虚拟道具,如猫咪、猫粮;三是相关衍生品,如画册、笔记本、书等。这种盈利模式的能力与前景,暂且先打上一个问号?再比如,在信件基数并不大的情况下,几十个员工和百人义工能够完成回信量,但如若用户与信件数量大量增加,解忧杂货店何以保证 回信的效率与质量?

以专业的商业角度衡量,这第四个产品或许还只能算是个“半成品”。

为谁而忙?

“半成品”就没有价值?似乎并不是。

“这是一个求快的时代。生活很快,社交很快,尤其在95后的世界里,他们没有机会感受以前的慢,而如今快的环境让他们备显孤独与浮躁,但在解忧杂货店里,你会发现,他们可以慢下来,去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解忧杂货店里,用户与“老爷爷”的信件来往达3封以上时,写信的内容会越来越深沉,因为他们真的开始信任“老爷爷”了。甚至,有一位刚上初中的孩子向“老爷爷”说出爸爸出轨的故事,用几千字的信件吐露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无助。

“我们坐在办公室,看着他们的信,常常感动得泪流满面。”

陆初杰有个不知何时养成的习惯:靠着自己办公室的窗,静静看用户的留言与来信。在上海生活了5年的他,觉得上海有种别样的美,他常常透过窗户,望着这座城市的车水马龙,内心不断地敲打自己,要坚持初心。

“我就是想开发出一款能够陪伴95后群体的产品。”

在陆初杰的眼中,95后是一个很有趣的群体,他们的世界不受限,能接受任何新奇特的想法和玩法,他想开发出一款产品,能真正挖掘到95后的需求,走进他们的内心。

这一出发,他就忙得停不下来。

从做“左右空间”开始,就跟着陆初杰的“小跟班”张昊宇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起初,这个刚从大公司出来的小姑娘,完全接受不了创业公司的冷清与萧条。

“落差真的太大了!好在我们老大(陆初杰)特别感染我们,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能坚持的人。”

一次TeamBuilding的聚餐,张昊宇八卦坐在身旁的陆初杰:“老大,你女朋友呢?咋没来?”

“分啦!”

陆初杰一边夹菜一边回答,后又补充了一句:“太忙,真没有办法。”

一脸风平浪静的样子,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而张昊宇的鼻子却忍不住发酸:“他没有时间去谈恋爱,却在开发甭纠结时,可以花几个月时间和一个内心纠结的用户聊心里话。”

正是陆初杰的这种坚持,感染到了整个团队。

在解忧杂货店的团队里,面对网友的随便一问,他们就能洋洋洒洒写出一大段的认真回复;管理岗位的那几个人,从创业开始跟着他,再低谷也从没想过要退出;公司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和周末,甚至连好不容易排出来的调休,也会因为忙不过来而取消,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这几年的创业之路,让陆初杰的履历上多了不少磕磕碰碰。但他说没关系,他还在路上,他一直努力的方向从未改变。

不变的方向

创业伊始,陆初杰就希望能开发出一款可以真正“陪伴”95的年轻产品。

第一款产品“乐货奖励”,是一个校园周边的吃喝玩乐平台,专做校园周边的优惠券。用户扫描二维码便可得到一张刮刮乐,刮开刮刮乐会显示线下门店的优惠信息。“乐货奖励”在上海大学城附近刮起了一阵旋风之后,势头逐渐慢了下来,加之上海是大众点评、美团的大本营,他收住了脚步,决定换一个方向。

之后,陌陌大火,社交秘密领域让迷茫之中的陆初杰看到了一片新天地。

他以学生市场为基础,抽样做深度访谈。结果显示,95后这代人孤独而浮躁,他们需要一个交流与宣泄的平台,讲一些难以启齿的秘密,当然,一定是要匿名。这就有了第二个产品“左右空间”。

用户在“左右空间”吐槽发泄、分享心情、记录生活、寻找知音、参与活动。从2014年5月上线到8月的3个月时间里,陆初杰在“左右空间”中选取了更细分的切入点,结果却让他意外。

“很多人都在纠结与要不要离婚,要不要劈腿,要不要表白等问题,用户只有在情感上有纠结的时候,才会想到发泄,但匿名社交平台不会让他们足够信任,所以真正的秘密他们是不会发的。”

故事的后来,就是“甭纠结”和“解忧杂货店”的出现。

从左右空间到解忧杂货店,领域没有变,用户群体没有变,变化的是产品更为细分,更为直观,更为有温度。事实上,到了今天,陆初杰才真正觉得,他靠近了初心。

“现在的小朋友需要老爷爷这样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善意,远离浮躁与暴戾。我觉得这就是一件有社会价值的事。”

只是,3年时间,4个产品,这哪能合资本的胃口?

起初,陆初杰并不看重风投,他相信有价值的产品一定会带来利益,换掉两个产品后,他开始认清现实:他需要风投帮助他们一直走下去。但,他并未因此而调整一丝方向。

“我们不会因为风投的意向,就停止挖掘用户的需求。”

好在还真有投资人欣赏他的“轴”。甭纠结获得融资之后,陆初杰后又转而做解忧杂货店,投资人选择和他站在同一边。

试着联想一下,此前小米所代表的“互联网思维”备受热捧,于是,许多创业者将“专注、极致、迭代、快”作为开发产品的不二法则,但却因此本末倒置,忽视了最基本的核心——“用户”。

陆初杰创业的4次迭代,并没有局限于产品本身,更多的是基于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商业模式的迭代。解忧杂货店的“前任们”,其实不是三个毫无关联的创业项目。

如他所说,他想做的,不过只是一款能够真正陪伴95后的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http://t.kanshangjie.com/r4

相关热词搜索:硅谷 神器 社交

上一篇:网曝田朴珺撩汉往事 世界就是这些被走野路子的女人抢走 王思聪赞深度好文(附原文)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