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新作引抄袭质疑
2012-09-20 09:30:17 来源:环球网 评论:0 点击:
近日,郭德纲的新作品《屌丝青年》借由网络广泛传播,却引来了网络段子写手对其包袱多为“抄袭”的指责。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相声、小品的创作已经无法在脱离网络信息海洋的情况下闭门造车,相声小品演员与网络写手也争议不断。在郭德纲这次的风波之前,海派清口演出者周立波也曾陷入抄袭网络段子的“麻烦”。
“引用”、“借鉴”与“抄袭”的分界线在哪里,如何才能与网络段子的原创者双赢互惠,成了相声艺人的新课题。
-
借着这次CCTV相声大赛的机会,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声名家,他们指出了如今相声创作的弊端,也不约而同地表示,深入生活才是当下解决相声本子贫乏的唯一出路。
引发风波
网友指证老郭陷“抄袭门”
为庆祝德云社复演三周年,掌门人郭德纲与搭档于谦于12日在京表演了相声新作《屌丝青年》。从观众现场的反应来看,这个作品确实包袱不断,令观众捧腹不止,视频发布到网上后也受到了不少“钢丝”的追捧,点击率可观。
不承想,随着老郭的这个新作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随即就有网友指出,这段相声中的许多包袱都来自专门搜集原创段子的微博用户“英式没品笑话百科”。还有网友指出,这段时长20多分钟的相声,疑似抄袭的段子有13处之多,比例超过80%。
随后,郭德纲通过微博回应“抄袭”的指责,他表示,笑话来源于热心观众打印好的素材,他知情后“郑重道歉”,并表示将创作《屌丝青年》2.0版,所有涉及抄袭的笑话将全部摘除一字不用。
不过,由于他发布的道歉声明没有具体对象,还在微博上拉黑了网络段子写手“剑神葡萄”,于是被围观网友指责“道歉没诚意”。
矛盾升级
老郭连发微博暗讽“碰瓷”
事态的发展愈演愈烈,郭德纲从15日开始又先后发出数条微博道歉,表示“如有侵权欢迎要钱”,还暗讽有小人从中作梗。
16日,郭德纲再度更新微博称,“2.0版已经完成,将于10月3日公开表演”,“已将所涉笑话全部摘除,一字不用”。他还称,“名利均可实现,但切勿骂人后碰瓷”,似乎又有所指。由此引发了网络段子写手新的争议。
代表网络段子写手发声的微博用户“英式没品笑话百科”先表示“只要引用时注明出处,尊重原创者的版权就好”,16日又发布长微博,希望郭德纲可以加入到版权保护的行动中来,能支付稿酬,而稿酬金额都由郭德纲定,“无论多少,我们都接受。这笔稿酬,将全部捐给版权保护组织,并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捐款收据”。
目前困境
“抄”还是“借”?创作难离网络
由于郭德纲已于昨日率领德云社弟子前往新西兰举行新一轮商演,这次的事件暂无定论。而由此事引发的相声创作遇到困境等老话题也重新摆到了台面上。
有网友在力挺老郭的同时,也道出了如今相声创作中的现实情况,“现在相声创作黔驴技穷,之前听过一回相声,可我一次没笑过,全是网络段子。”有网友于是指出,“凭什么指责老郭一人抄袭,现如今写相声本子的,有谁敢打包票没从网上借鉴过呢?”
的确,相声艺术如今确实遇到了创作乏力、没有好本子的困境。昨日,在记者采访相声演员师胜杰的时候,他也表示:“太难了!说个最简单的,你看春晚就知道了,最近5年上春晚的相声,你能记住几个?但当年马季他们的《五官争功》,还有姜昆的《虎口遐想》,到今儿个听还是可乐的。”
师胜杰的话的确揭示了一种变化,当时每年的社会流行语多由一年一度的春晚提供,而如今春晚却成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者,而熟悉网络的年轻人看春晚,就不时会有嚼剩饭的感觉。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娱乐节目都如此,何况其他演出呢?
业内分析
观众变复杂10个人有12个想法
CCTV相声大赛正每晚在央视播出,而此次大赛的目的正是发掘新人新作,借由相声创作这一话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相声演员,他们向记者谈起了和早期相比,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
青年相声演员曹云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介绍起了老年间他的师傅、师爷辈写本子的故事。
据曹云金讲,在早年间,信息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老先生的创作通常靠口耳相传,今天聊天的时候,你说一件好玩的事儿,我就记录下来,明天我又听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天我又看见了一件可乐的事情,都可以记录,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再搬上舞台表演。
“比如有这么一段作品《三五句话》,就是相声名家‘小蘑菇’(常贵田先生的父亲)在后台的时候听朋友说的,觉得有趣儿,当时就拿上舞台表演了。后来很多名家也都沿用了这个段子,加上不同的故事环境和自己的人物特色。”曹云金说道。
不过,相声名家常贵田也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想要靠这种老方式逗笑观众已经很难,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发展,让观众对于幽默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10个观众,看一件事有12个想法,你怎么让他们一块儿笑,这几乎成了一个难题。”
环境变化大不敢讽刺没钱可赚
观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在变化,相声创作者、表演者自身也在变化,遇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内在问题。
“相声本身是讽刺的艺术,但现在相声创作不敢讽刺,否则就会上纲上线,对号入座。”师胜杰说道,“你讽刺一个处长,全国所有的处长都不干了,这就更别提局长了……甚至你说年轻人不好,年轻人也都有意见,那相声演员还能拿谁讽刺?只能毁自己了,这个就很低下,也很可悲。”
另外,据师胜杰讲,相声的写作很讲功力,十几分钟的时间内要包袱不断让观众不停捧腹,就算是文学家也不能轻易做到。“就像老舍先生,那么大的文学家,那么爱相声,也写了不少,但有几个留下来了呢?”
如今,相声创作费力不说,经济效益也难有保证。“没人写!一个晚上你绝写不出一个好相声,但倒是可以写两集连续剧,拿个几万块钱。”据师胜杰介绍,如今写一个相声作品想要拿到五位数的酬劳,确实已经很难。
名家支招
要深入生活网络可用但得用好
在采访中,几位相声名家给记者描绘出了相声创作的一条出路,“深入生活”成了他们的共识。
“说相声,得可信,你像侯宝林先生的《夜行记》等,包括《虎口遐想》、《五官争功》等都能把观众带进去,可信才可乐!”师胜杰说道,“反之不可信而是可憎的话,观众怎么能笑?可憎的相声作品拿出去演出那就是可恶,尤其你要还是接连出去演出骗钱,那就是可怜了。”
而相声名家常贵田也表示,他这次发现,参加相声大赛的有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演员,他们对相声的热爱也许会是新的希望,“只有热爱,才能深入生活。”常贵田说道。谈到相声创作与网络段子的关系,常贵田指出,可以借鉴,“但你得用好,要用相声的结构,绝不能是段子的堆砌。”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相声、小品的创作已经无法在脱离网络信息海洋的情况下闭门造车,相声小品演员与网络写手也争议不断。在郭德纲这次的风波之前,海派清口演出者周立波也曾陷入抄袭网络段子的“麻烦”。
“引用”、“借鉴”与“抄袭”的分界线在哪里,如何才能与网络段子的原创者双赢互惠,成了相声艺人的新课题。
-
借着这次CCTV相声大赛的机会,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声名家,他们指出了如今相声创作的弊端,也不约而同地表示,深入生活才是当下解决相声本子贫乏的唯一出路。
引发风波
网友指证老郭陷“抄袭门”
为庆祝德云社复演三周年,掌门人郭德纲与搭档于谦于12日在京表演了相声新作《屌丝青年》。从观众现场的反应来看,这个作品确实包袱不断,令观众捧腹不止,视频发布到网上后也受到了不少“钢丝”的追捧,点击率可观。
不承想,随着老郭的这个新作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随即就有网友指出,这段相声中的许多包袱都来自专门搜集原创段子的微博用户“英式没品笑话百科”。还有网友指出,这段时长20多分钟的相声,疑似抄袭的段子有13处之多,比例超过80%。
随后,郭德纲通过微博回应“抄袭”的指责,他表示,笑话来源于热心观众打印好的素材,他知情后“郑重道歉”,并表示将创作《屌丝青年》2.0版,所有涉及抄袭的笑话将全部摘除一字不用。
不过,由于他发布的道歉声明没有具体对象,还在微博上拉黑了网络段子写手“剑神葡萄”,于是被围观网友指责“道歉没诚意”。
矛盾升级
老郭连发微博暗讽“碰瓷”
事态的发展愈演愈烈,郭德纲从15日开始又先后发出数条微博道歉,表示“如有侵权欢迎要钱”,还暗讽有小人从中作梗。
16日,郭德纲再度更新微博称,“2.0版已经完成,将于10月3日公开表演”,“已将所涉笑话全部摘除,一字不用”。他还称,“名利均可实现,但切勿骂人后碰瓷”,似乎又有所指。由此引发了网络段子写手新的争议。
代表网络段子写手发声的微博用户“英式没品笑话百科”先表示“只要引用时注明出处,尊重原创者的版权就好”,16日又发布长微博,希望郭德纲可以加入到版权保护的行动中来,能支付稿酬,而稿酬金额都由郭德纲定,“无论多少,我们都接受。这笔稿酬,将全部捐给版权保护组织,并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捐款收据”。
目前困境
“抄”还是“借”?创作难离网络
由于郭德纲已于昨日率领德云社弟子前往新西兰举行新一轮商演,这次的事件暂无定论。而由此事引发的相声创作遇到困境等老话题也重新摆到了台面上。
有网友在力挺老郭的同时,也道出了如今相声创作中的现实情况,“现在相声创作黔驴技穷,之前听过一回相声,可我一次没笑过,全是网络段子。”有网友于是指出,“凭什么指责老郭一人抄袭,现如今写相声本子的,有谁敢打包票没从网上借鉴过呢?”
的确,相声艺术如今确实遇到了创作乏力、没有好本子的困境。昨日,在记者采访相声演员师胜杰的时候,他也表示:“太难了!说个最简单的,你看春晚就知道了,最近5年上春晚的相声,你能记住几个?但当年马季他们的《五官争功》,还有姜昆的《虎口遐想》,到今儿个听还是可乐的。”
师胜杰的话的确揭示了一种变化,当时每年的社会流行语多由一年一度的春晚提供,而如今春晚却成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者,而熟悉网络的年轻人看春晚,就不时会有嚼剩饭的感觉。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娱乐节目都如此,何况其他演出呢?
业内分析
观众变复杂10个人有12个想法
CCTV相声大赛正每晚在央视播出,而此次大赛的目的正是发掘新人新作,借由相声创作这一话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相声演员,他们向记者谈起了和早期相比,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
青年相声演员曹云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介绍起了老年间他的师傅、师爷辈写本子的故事。
据曹云金讲,在早年间,信息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老先生的创作通常靠口耳相传,今天聊天的时候,你说一件好玩的事儿,我就记录下来,明天我又听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天我又看见了一件可乐的事情,都可以记录,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再搬上舞台表演。
“比如有这么一段作品《三五句话》,就是相声名家‘小蘑菇’(常贵田先生的父亲)在后台的时候听朋友说的,觉得有趣儿,当时就拿上舞台表演了。后来很多名家也都沿用了这个段子,加上不同的故事环境和自己的人物特色。”曹云金说道。
不过,相声名家常贵田也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想要靠这种老方式逗笑观众已经很难,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发展,让观众对于幽默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10个观众,看一件事有12个想法,你怎么让他们一块儿笑,这几乎成了一个难题。”
环境变化大不敢讽刺没钱可赚
观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在变化,相声创作者、表演者自身也在变化,遇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内在问题。
“相声本身是讽刺的艺术,但现在相声创作不敢讽刺,否则就会上纲上线,对号入座。”师胜杰说道,“你讽刺一个处长,全国所有的处长都不干了,这就更别提局长了……甚至你说年轻人不好,年轻人也都有意见,那相声演员还能拿谁讽刺?只能毁自己了,这个就很低下,也很可悲。”
另外,据师胜杰讲,相声的写作很讲功力,十几分钟的时间内要包袱不断让观众不停捧腹,就算是文学家也不能轻易做到。“就像老舍先生,那么大的文学家,那么爱相声,也写了不少,但有几个留下来了呢?”
如今,相声创作费力不说,经济效益也难有保证。“没人写!一个晚上你绝写不出一个好相声,但倒是可以写两集连续剧,拿个几万块钱。”据师胜杰介绍,如今写一个相声作品想要拿到五位数的酬劳,确实已经很难。
名家支招
要深入生活网络可用但得用好
在采访中,几位相声名家给记者描绘出了相声创作的一条出路,“深入生活”成了他们的共识。
“说相声,得可信,你像侯宝林先生的《夜行记》等,包括《虎口遐想》、《五官争功》等都能把观众带进去,可信才可乐!”师胜杰说道,“反之不可信而是可憎的话,观众怎么能笑?可憎的相声作品拿出去演出那就是可恶,尤其你要还是接连出去演出骗钱,那就是可怜了。”
而相声名家常贵田也表示,他这次发现,参加相声大赛的有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演员,他们对相声的热爱也许会是新的希望,“只有热爱,才能深入生活。”常贵田说道。谈到相声创作与网络段子的关系,常贵田指出,可以借鉴,“但你得用好,要用相声的结构,绝不能是段子的堆砌。”
上一篇:稚嫩小伙首次应酬太用心 大醉坐路边睡着
下一篇:医院引进自动取精机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30)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黑龙江省林甸县公开倒卖教师职称黑幕曝光(21)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7)
- ·学霸逆袭记(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