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1万元买焊割配方骗百余万元技术费
2012-10-11 09:16:55 来源:新浪新闻 评论:0 点击:
新京报讯(记者张媛)夫妇俩花1万元从网上买了项焊割技术配方,之后又涉嫌通过媒体鼓吹该技术利润高,导致25名被害人损失100余万。昨日,两被告人因虚假广告罪在海淀法院受审。
虚假宣传收取代理费
2009年2月,公安机关接到了被害人李先生的报案。他在媒体上看到北京清大宏泰伟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大宏泰公司)宣传“太阳核活性离子焊割气”技术转让,称该技术“火焰温度能达到3400℃、利润高、市场前景广阔”。于是,他来到该公司考察,在交了36万技术服务费后得到了一份配方。
当时,该公司承诺每个客户可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生产销售的合法证照,结果等李先生回到徐州当地办手续时才被告知,清大宏泰公司的经营范围不能够经营危险化学品及生产,且该技术配方中有化学试剂属易制毒品,无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据检方指控,2007年9月,被告人徐培珍、李绪国注册成立清大宏泰公司。两人夸大太阳核活性离子焊割气技术性能,于2008年2月至11月间,收取25名被害人技术转让费、代理费100余万元。
两被告人当庭认罪
昨日,已经被取保候审的二被告人身着便装来到法庭。二人当庭都表示认罪,并悔称之前他们其实是夫妻并育有一子,出事后二人因感情不和而离婚。被告人徐培珍说,当时他们是在网上看到了有人掌握该技术,于是花1万元从其手中取得配方,之后又花几十万做广告,希望能找到加盟商推销。
检方认为,二被告人利用广告对商品作虚假宣传,应当以虚假广告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议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以下。本案未当庭宣判。
■追访
防露馅演示不超20分钟
曾在两名被告人手下做技术员的刘先生称,所谓的“太阳核活性离子焊割气”实际上就是徐培珍在液化石油气站灌的液化石油气,然后往液化石油气勾兑乙醇、高锰酸钾等,勾兑完后冒充新型的焊割气欺骗客户。
宣传单上称,该技术使用起来温度比乙炔气高、能使用6至8小时,但实际上只能使用20多分钟,“我们演示一般不超过20分钟,要不就露馅了”,如果有客户要来看演示,技术员还会提前把铁板烤热,这样切割起来就很快。
而检方提供的一份中国工业气体协会工业协会关于焊割气体的说明,证明液化石油气加氧气燃烧的火焰只能对金属进行切割,不能焊接,因为液化石油气加氧气燃烧的火焰温度2800℃达不到乙炔气加氧气燃烧的3150℃,且根据相关规定,液化石油气中不能添加其他化学物质。
本案公诉人邱志英称,被告人没有完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因此不应构成合同诈骗,但他们承诺燃烧温度可达3400℃左右,而中国工业气体协会工业协会证明不可能达到该温度,结合现有证据能证明徐培珍等人进行了虚假广告宣传。
虚假宣传收取代理费
2009年2月,公安机关接到了被害人李先生的报案。他在媒体上看到北京清大宏泰伟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大宏泰公司)宣传“太阳核活性离子焊割气”技术转让,称该技术“火焰温度能达到3400℃、利润高、市场前景广阔”。于是,他来到该公司考察,在交了36万技术服务费后得到了一份配方。
当时,该公司承诺每个客户可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生产销售的合法证照,结果等李先生回到徐州当地办手续时才被告知,清大宏泰公司的经营范围不能够经营危险化学品及生产,且该技术配方中有化学试剂属易制毒品,无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据检方指控,2007年9月,被告人徐培珍、李绪国注册成立清大宏泰公司。两人夸大太阳核活性离子焊割气技术性能,于2008年2月至11月间,收取25名被害人技术转让费、代理费100余万元。
两被告人当庭认罪
昨日,已经被取保候审的二被告人身着便装来到法庭。二人当庭都表示认罪,并悔称之前他们其实是夫妻并育有一子,出事后二人因感情不和而离婚。被告人徐培珍说,当时他们是在网上看到了有人掌握该技术,于是花1万元从其手中取得配方,之后又花几十万做广告,希望能找到加盟商推销。
检方认为,二被告人利用广告对商品作虚假宣传,应当以虚假广告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议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以下。本案未当庭宣判。
■追访
防露馅演示不超20分钟
曾在两名被告人手下做技术员的刘先生称,所谓的“太阳核活性离子焊割气”实际上就是徐培珍在液化石油气站灌的液化石油气,然后往液化石油气勾兑乙醇、高锰酸钾等,勾兑完后冒充新型的焊割气欺骗客户。
宣传单上称,该技术使用起来温度比乙炔气高、能使用6至8小时,但实际上只能使用20多分钟,“我们演示一般不超过20分钟,要不就露馅了”,如果有客户要来看演示,技术员还会提前把铁板烤热,这样切割起来就很快。
而检方提供的一份中国工业气体协会工业协会关于焊割气体的说明,证明液化石油气加氧气燃烧的火焰只能对金属进行切割,不能焊接,因为液化石油气加氧气燃烧的火焰温度2800℃达不到乙炔气加氧气燃烧的3150℃,且根据相关规定,液化石油气中不能添加其他化学物质。
本案公诉人邱志英称,被告人没有完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因此不应构成合同诈骗,但他们承诺燃烧温度可达3400℃左右,而中国工业气体协会工业协会证明不可能达到该温度,结合现有证据能证明徐培珍等人进行了虚假广告宣传。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30)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黑龙江省林甸县公开倒卖教师职称黑幕曝光(21)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7)
- ·学霸逆袭记(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