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老人"洗脚"如何变"骚扰"?
2012-11-26 09:43:0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对于借助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的人群,公众应抱以肯定和鼓励,对老人带来丝丝慰藉和温暖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一个节日里,前来慰问和探望老人者竟然演变成了“扎堆”,甚至一拨一拨的让老人们疲与应付,“一天要''被迫''洗七次脚”,那就不是慰问和“洗脚”而变成了“骚扰”了。老人们不愿意“寒”了前来慰问者的心,无奈之下只能“一遍一遍”被梳头、被洗脚......问题是,敬老院的管理者呢?老人们不愿意“拒绝”爱心,管理者能不能从关爱老人角度给这些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提个醒?非得继续支持甚至是默认老人们一遍遍“配合”献爱心?
其实,我们在看到大量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慰问关心老人时的“粗心”之时,更看到的是管理者的疏于职守。而且,并不排除这种无视老人们“疲劳应付”的背后还有利益的影子。重阳节涌现慰问老人的“扎堆”,又何尝不是对敬老院捐款捐物的“扎堆”?“肯德基爱心传递,重阳节天津三家养老院得到捐助”、“重阳节枣庄福彩10万元公益金资助敬老院”、“西乡商会重阳节为敬老院捐款”、“重阳节高密敬老院收到170台彩电”......看一看新闻报道,就知道这些捐赠也是如何的“扎堆”式的近于“骚扰”了,当然也就知道了为什么管理者和敬老院的经营方,似乎也乐见老人被“一天洗7次脚”。
解决这一已经近乎于“骚扰”的节日扎堆慰问老人现象,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们,应多一些自觉,多一些对老人身体和身心承受能力的体谅。正像一些老人节后感慨的那样,“爱心能不能均一下?平时多给洗次脚多好?”一些慰问和捐款捐助,也应主动尽量避免“扎堆”。另一方面,敬老院的管理方和经营者,在正常接受捐赠、安排老人们正常接受爱心人士的问候和呵护之时,也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筹划。收取慰问物品,也未必非得让老人“出席”。给老人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充分尊重老人的心理和意愿,是他老人们安度幸福晚年的前提。尤其是“一天洗7次脚”的慰问,已经近乎于形式主义的折腾,当反思和制止。毕晓哲
上一篇:"人均收入10年翻番"怎样翻?
下一篇:“压力全球第一”,夸张吗?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30)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黑龙江省林甸县公开倒卖教师职称黑幕曝光(21)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7)
- ·学霸逆袭记(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