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何患上教育焦虑症
2012-11-26 09:45:0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她的担忧、焦虑甚至恐惧,在中国的家长中颇具普遍性和代表性。
当下,“教育焦虑症”几乎成了中国家长的流行病、常见病。这种“焦虑症”常常在孩子升学之前加重。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许多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一边带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提高班,一边托人情、拉关系、找路子。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无不为此纠结和焦虑。
如果仅仅是为了升学而焦虑也就罢了,问题在于,进入所谓的名校、优质校、示范校之后,家长的焦虑有增无减。“孩子现在一年级,就有点跟不上,被老师批评成绩不好……我每天开车接送,回家一般傍晚6时多了,这时隔壁的小朋友都已经完成了作业,他才开始做作业,大人小孩都累,后悔给孩子择校了……”前不久,在武汉一家教育论坛上,“KK妈咪”的一则帖子引得众人围观。这两位妈妈可谓同病相怜,所反映的,恰恰是我国现行教育的弊端。
迈进校园,意味着人生新的开端。孩子们必须逐步学会适应新的生活、新的环境,这一点无须争辩。但是,如今的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环境?正如“自述”妈妈所描述的,从本子、笔、文具袋到舞蹈鞋,老师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老师的短信虽然常有,但似乎并不旨在沟通,而是命令,家长只有服从。难怪她忧虑地说:“如此整齐划一,我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
这就是许多名校的风格和做派。老师们早已习惯了怎样教学生、管学生,早已习惯了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早已习惯了用“是否听老师的话”来评价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小学生要“排排坐,吃果果”,一些著名中学甚至实行准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全校上下“天天围着分数转,月月为着分数干,年年盯着分数线”,哪里还有学生发展个性、张扬个性的氛围和空间?
教育应当是尊重生命的活动,而不是压抑个性的过程。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应当是给孩子幸福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宽松的氛围、更明媚的阳光、更丰厚的土壤。只有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不动摇、不偏离、不走样,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症”才会有治愈的希望。(袁新文)
上一篇:捡到金条不报警 银行岂止不道德
下一篇:容忍“最牛钉子户”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30)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黑龙江省林甸县公开倒卖教师职称黑幕曝光(21)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7)
- ·学霸逆袭记(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