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吐槽有风险爆料须谨慎(图)
2012-12-05 09:58: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插图/赵迪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自从今年9月份“我的前任是极品”在微博爆红后,至今,各种“我的××是极品”、“我的××是奇葩”系列微博突然成井喷之势,曝光的对象从同事、邻居、父母到老板、采访对象……以前家丑不可外扬的社会哲学,而今成为了“你有啥不开心的,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的调侃心态和娱乐精神。

  “我的采访对象是极品”

  又让吐槽ID火了一把

  随着男星李晨“心形石头”事件的火爆,“我的前任是极品”微博似乎一夜之间在网上走红,众多网友通过私信的方式“爆料”自己前任的糗事给这些吐槽ID。

  随着“我的前任是极品”的走红,各种吐槽ID在微博上不断涌现,尤其是这两天突然火起来的“我的采访对象是极品”吐槽ID,因为发布了很多疑似“娱记”的爆料和吐槽,貌似把很多大腕明星、导演不为人知的一面都“抖了出来”,网友们都忙着猜测被吐槽的对象是哪个明星。这让“我的××是极品”系列微博又火了一把。

  昨天,果子在微博搜索发现,类似吐槽ID就有500多个。这些微博的粉丝数量最多的接近200万,少的也有一两千。这些ID中,有纯粹供网友吐槽的用户,也有部分看上去有营销微博的嫌疑,在发布各种“吐槽”和“爆料”的同时,也会夹杂一些商品链接。

  果子还查到,“树洞式”的吐槽账号“我的前任是极品”并不是第一个,在此之前,“糗事百科”、“英式没品笑话”等匿名自曝的吐槽形式就已经走红,而且范围涵盖英国、美国、德国等诸多国家。

  网友:以前解压靠逛街 现在解压靠“投稿”

  而这些微博似乎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解压的新方式。不少网友称,自己受什么气后,都能对号入座找到相应的极品系列微博,爆料完或者围观完后,心情就好了很多。也有网友对这样的吐槽表示不满,本都是身边人发生的糗事,却要拿出来公开调侃,成为他人的笑柄,有点不妥。

  @迷你盒:那些特别喜欢在微博上吐槽和抖机灵的人,估计就是上学时喜欢在底下嘟嘟囔囔地和老师抬杠、爱给老师起外号、喜欢恶搞教科书插图、语文课就算不听成绩也很好的那帮人。

  @面讲超人就是me:反正我每天坐地铁回家打开这些微博就能一路笑回家。其实我也想投稿来着,话说我们老板确实是极品!因为没嫁出去,就每天没事逼我们加班……

  @油腻腻的草莓:看这些微博也就闲着没事翻一翻,但是有时候想想挺可怕的,你周围的人没准就满含怨念地在微博上曝光你的糗事……一阵寒意……

  心理咨询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树洞”

  对于网上爆红的系列吐槽、爆料微博,有心理专家表示,这其实是网友的一种间接自我防御心理,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网友们的“发泄”和“怕曝光”是一对矛盾体,这样的矛盾需要寻找平衡,而这些吐槽便充当了生活中的“平衡点”。

  果子又咨询了心理咨询师李敏,她则称:“童话故事里,人有心事都会找到一个树洞,说出心里话。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声音,都值得被倾听。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学的解压方式,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树洞’。据李敏了解,吐槽微博是以‘诉主’给博主发私信的形式,再由博主以匿名的形式发布出来,这样的形式既能保护‘诉主’的隐私,又可以将‘诉主’积压已久的事情说出来,对‘诉主’本人和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来说,都起到了疏解压力的作用。”

  律师:吐槽××之前请三思

  从家人、朋友到同事、上司,各种爆料、吐槽被网友围观的同时,这种匿名曝光别人糗事甚至是隐私的行为是否恰当?恐怖的是,果子从“我的前任是极品”上随机选择了一条微博,从中粘贴了一段话,然后放到微博上搜索,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位女爆料人和她的现任男朋友。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律师雒毅称,是否侵犯个人隐私,要视爆料的内容而定,一般的纯粹抱怨和吐槽无伤大雅,但如果其中包含的信息能够让当事人或者他身边的人意识到具体所指,可能就像“人肉搜索”一样,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给对方生活、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痛苦,这就侵犯了别人的隐私,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爆料的内容是虚假的,是爆料者故意捏造的,那就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了。因此这些吐槽、爆料ID在发布投稿者的微博时,应当核实内容是否属实。但实际操作中,这显然没办法实现。主持人:  

相关热词搜索: 有风险

上一篇:城管列队守门见顾客就齐喊“这饭店没交垃圾费”(图)
下一篇:手机恶意软件泛滥安卓用户怎么办?(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