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岁末迎高点
2012-12-05 15:02: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快报讯(现代快报记者 刘果)临近年底,银行对于资金的渴望好比久行在沙漠中的旅客盼望着天降甘露。现代快报记者观察发现,银行借提高理财收益来达到回流现金的岁末效应已经出现,银行新发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连续三周走高,收益率5%以上的产品越来越多。银行理财专家提醒,抓住岁末高收益行情要兼顾流动性需求,而购买外币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尤其要考虑年底汇率波动风险。

 

理财产品迎来岁末效应

上周以来,市民刘先生手机响个不停,他先后收到了杭州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发来的理财产品资讯。其中,上海银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发售的“‘慧财’人民币私享系列1号理财产品(1281M603期A)”让他眼前一亮。“该产品资金投向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200天的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达到6.00%,在我印象中这是近几个月难见的高收益产品了。”刘先生称,他明显感觉到近期以来银行推荐理财产品的热情高了很多。

这是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事实,岁末效应已经让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重新站上了收益高点。《第1金融街》联合普益财富发布的“一周江苏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排行榜”显示,本周(12月5日-12月11日)江苏地区可购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9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54%,较上周上升0.07个百分点,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2周上升,整体平均收益回到4.50%附近,其中9款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5.00%以上,84%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4.00%-5.00%之间,仅4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在4.00%以下。

 

外币理财要防汇率风险

在上个月《第1金融街》发布的“2012年1-9月份江苏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排行榜”中,外币理财产品在前十强榜单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这让不少投资者开始尝试进入外币理财领域。

记者了解到,银行开展外币理财业务的风险点有两个:一是汇率风险,在国际汇率变动时,商业银行外汇资产与负债的头寸匹配、币种搭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其抗风险能力;二是外币理财业务涉及众多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这些工具在为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涵了巨大风险。对投资者而言,由于外币理财产品在购买和收益获取时都以外币币值计算,因此,其与人民币理财产品最主要的风险区别在于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的产生与时间因素关系密切。时间延续越长,汇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可能发生的变动幅度也越大,则相应的汇率风险也越大。”交通银行新街口网点一位理财师建议,投资者购买外币理财产品时,应以宏观经济形势较好或者利率较高的国家的货币作为目标币种,便于及时锁定收益或止损,尽可能地减小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相关热词搜索:银行 理财产品 收益

上一篇:电商酝酿“双12”网购浪潮 银行猛推网银优惠大餐
下一篇:寿险“开门红”进入预热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