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业利润低至4% 企业借海缆突围
2012-12-24 16:05: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21世纪网讯 4%,这是我国电缆行业目前的平均利润率。
稀薄的利润、无序的竞争、过剩的产能,种种利空正迫使电缆企业寻找突围之路。而正在兴起且利润率颇高的海缆市场已成为这些企业追逐的目标。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企业在海缆技术方面一直比较薄弱,长期以来,无中继海底光缆等高端产品一直由欧美等企业所掌握,中国企业要想在这块市场站住脚跟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
电缆业利润仅4%
电线电缆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被喻之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电线电缆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年均增长达15%以上。至2007年,整个行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已远超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国。
规模的提升带来的是利润率的下滑。2002年,我国电缆的利润率为12.9% ,而到2007年,利润率降至8.56%,而到了2012年1—7月份,全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平均利润只有4.11%。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这样的利润率还是建立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制造规模在快速中提高,在粗放中发展,在非理性中扩张。而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较慢,重复建设十分严重,导致整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大部分企业在中、低端市场血拚、混战,高端市场、高端品牌失守,利润微薄。
一位江苏电缆经销商告诉21世纪网,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生产电缆,企业间的竞争很激烈,行业利润微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亏本。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电缆制造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在此前行业利润较高时,很多行业外的资金纷纷投身电缆产业,各路人马蜂拥而入,盲目投资。
在涌入的产能释放后,行业陷入了产能过剩的泥潭。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显示,我国电线电缆总体产能严重过剩,普通电线电缆生产装备利用率普遍不足40%;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低端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无序过度扩张,市场竞争不规范。
海缆成角逐热点
面对目前的困境,国内多家电缆企业将目光瞄上了海缆市场。
海底光缆作为当代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承载了包括互联网业务、语音业务、以及跨国公司专线业务等90%以上的国际通信业务。从目前国内的海缆建设来看,我国还没有自己的沿海海底光缆系统,近几年国内的海底光通信建设项目也偏少,海底光通信相关产业相比其他国家也有一定距离。
对此,国内电信运营商近期开始在此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资料显示,在国际互联网流量方面,电信有661G,联通有357G,而移动只有49G。海外POP点上,电信有13个,联通有10个,移动只有2个。
此外,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其中浅海大陆架为120万平方公里,沿海分布有6000多个岛屿。从目前的勘探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在浅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油田和天然气,而在这些区域未来势必会兴建海上石油钻井、天然气矿井等。而这些海上钻井与外界的通信不可能全部依靠着无线通信或者卫星通信来进行,行之有效的只能是海缆通信。
事实上,在上世纪,我国已先后铺设了近2万公里的海底通信电缆系统,至今已有三四十年历史。由于电缆通信容量小,抗干扰性差,加之使用时间太长,多数都己到退役更换期,这也意味着我国海缆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上也有专家透露,三沙市的建立也将拉动我国海底光缆的建设。按照我国三沙市通信网络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要求建设8条跨洋海底光缆,三沙市的海底光缆建设将是良好的开端,中国在全球海底光缆市场的份额或将实现全面崛起。
技术仍薄弱
“国内企业在海缆技术方面一直比较薄弱,长期以来,无中继海底光缆等高端产品一直由欧美等企业所掌握,国内虽然曾有部署海底光缆的计划,然而出于安全的考虑,在选择海外供应商方面非常慎重,希望能有国内企业来承担这些项目。民族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突破或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海缆光缆系统的建立,拉动国内海缆市场的发展。”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上,海军司令部某高层表示。
21世纪网翻阅目前的电缆上市公司资料后发现,已有数家企业在谋划海缆工程。其中,中天科技、亨通光电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亨通光电副总经理尹红兵坦言,海洋通信是光通信领域的金字塔,目前海底光电缆建设的中心已经从欧美市场转向亚非,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从全球海洋通信发展的趋势来看,相关企业必须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包括产业链整合及系统设计能力等。为实现这一目标,亨通光电初期将投入10亿元用以拓展相关产业。
长城证券表示,亨通光电海缆产线建设正在进行,即将成为提升毛利的利器,一旦获得成功将会为公司当年业绩带来冲击性效应和接踵而来的订单。
不过现在看来,海缆行业的主导者仍然为跨国公司。目前在海缆领域内,从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等大多数核心技术均为外国厂商掌握。在海缆市场上中国企业话语权极低。虽然亨通、中天、华为等企业在国外都参与了海缆建设,但一般都为浅海敷设的海缆。在海缆施工时也大都是外国公司总揽施工,中国企业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2011年4月,中移动宣布将联手中华电信、日本运营商KDDI共同新建一条新的海底光缆,该工程总投资至少4500万美元。然而这条中国移动参与的工程,国内没有一家企业参与进来。
由此看来,要想真正打破海缆行业垄断,从技术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的嘴里夺食,国内的电缆企业仍需努力。(21世纪网陆晓辉邮箱LUXH@21CBH.COM)
上一篇:汽车,被“堵”在了政策大路上
下一篇:梅泰诺并购现三股神 涉嫌违法遭立案稽查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451)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九江仁爱医院黑幕 17岁少女普通人流两...(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6)
- ·从丝芙兰美国封杀中国用户风波,看到菩...(6)
- ·我们约会吧 耿玉茹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
- ·重庆一高级法院“审判意见”指导下级法...(4)
- ·开学在即 幼儿园为何莫名被拆(4)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4)
- · 励志!!毕业拒绝失业!!听创业者讲述...(4)
- ·我们约会吧+ 邸秋红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3)
- ·新西兰肉毒杆菌发酵 多美滋问题产品仍...(3)
- ·iPhone4S被盗还能不能找回,苹果手机丢...(3)
- ·陕西兴平两家天然气公司市场资源争夺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