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需防六大陷阱
2012-12-24 16:57:59 来源: 评论:0 点击:
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和艺术品市场的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加入了收藏大军。专家提示,当下的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比如一些造假、贩假者通常会给赝品安上一个假身份、推荐藏品时讲述甚至编造一些奇妙的故事、假作真或真作假,以牟取暴利。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承载表示,艺术品投资不仅需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和修养,更应具备敏锐的眼光。当下艺术品市场存在诸多陷阱,藏家需小心提防。
一、警惕“假书”
为了给赝品安上一个假身份,一些造假、贩假者常常通过非正规渠道编印非法出版物,将赝品与真品混杂在一起,博取收藏投资者的信任,然后高价售出,牟取暴利。
二、少听“故事”
艺术品收藏讲究流传有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些人在推荐藏品时往往会讲述甚至编造一些奇妙的故事,例如由某个时代流传至今,由某著名收藏家鉴定,等等。这些“故事”仅可供参考,而不能作为购买艺术品的依据。
三、谨慎对待作品关联人的鉴定结论
眼下的艺术品市场上,一些艺术家、艺术家亲属或其他相关联人会出于某种目的,将假作真或将真作假。对于此类艺术品鉴定,投资者要慎之又慎,切勿轻信盲从。
四、警惕“天价鉴定”
部分文化机构利用藏家“藏有所值”的心态,安排所谓“鉴定专家”为其鉴定藏品,随后报出诱人的参考价格,引诱藏家签订委托拍卖的合同,以骗取服务费。事实上,拍卖公司主持的文物艺术品拍卖虽然也有鉴定环节,但一般而言,其鉴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确定标的是否能达到拍卖要求。
五、警惕拍卖会前滥收服务费用
一些运作不规范的拍卖公司,在艺术品拍卖前,会向委托人收取鉴定费、评估费、宣传费、图录费、保管费等诸多费用。事实上,按照国内拍卖行业的惯例,拍卖公司只在拍卖后向委托人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大多数公司则承诺未成交不收费。从海外市场来看,拍卖公司也没有事先收取服务费的惯例。
六、警惕非拍卖企业举办的非法拍卖会
通过拍卖方式买卖艺术品时,委托人或竞买人应选择具有拍卖资质的拍卖企业,若为文物则应当选择具备文物拍卖资质的企业,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所谓文化公司、咨询公司等不具备拍卖资质的机构作出的“帮助拍卖”宣传和承诺,以及一些非法的拍卖会,投资者需提高警惕。
编自《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在投资组合中搭配些商品
下一篇:提前退休更要早规划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451)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九江仁爱医院黑幕 17岁少女普通人流两...(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6)
- ·从丝芙兰美国封杀中国用户风波,看到菩...(6)
- ·我们约会吧 耿玉茹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
- ·重庆一高级法院“审判意见”指导下级法...(4)
- ·开学在即 幼儿园为何莫名被拆(4)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4)
- · 励志!!毕业拒绝失业!!听创业者讲述...(4)
- ·我们约会吧+ 邸秋红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3)
- ·新西兰肉毒杆菌发酵 多美滋问题产品仍...(3)
- ·iPhone4S被盗还能不能找回,苹果手机丢...(3)
- ·陕西兴平两家天然气公司市场资源争夺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