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震中区等地地质灾害原因分析及治理的措施和意义
2015-12-11 10:09:1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出于对地震预测的执着及对地球气候变化的浓厚兴趣,十五年来,我一直密切地关注、观察和记录全国及全世界各地的重大灾害和事故。持续的关注,让我发现汶川地震后的重建选址存在很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我个人认为也很不科学,有不少新建的居住地不断的受到洪水侵袭或被泥石流、山体滑坡所掩埋,甚至于整个学校或村组整体被掩埋,不断地上演一幕幕人间悲剧,让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再度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损害。在此,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
什么叫山体滑坡,山体滑坡就是山体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重力重心失衡向斜坡方向滑动的现象。山区群众形象地称之为“走山”“垮山”“地滑”山溜“等。 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都是在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的区域发生的,是地球在自转公转运动过程中在天体引力和地心吸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为了不断实现地球自身新的平衡而产生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世界上所有山体滑坡都是因为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所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山体滑坡体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断裂带和地震带以及周边的国及我国的相应省及地区,主要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由于社会高速的发展,油气田、各种矿产等地下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建立容量过大的水库、过高过密的建筑等等,不断增加该地区在地球运动过程中的不平衡因素,从而进一步诱发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的不断发生。由于人类忽视了自然规律,不懂得地球运动平衡的原理,为了经济利益或为了救人等眼前的利益,开挖脚坡,开通道路,疏通堰塞湖等,又再一次重新制造了新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了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的地区,在地吸引力的作用,稍有一点点震动或冲击力的冲击,比如地震、下雨就会产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现象,灾难就此反反复复不断地发生,人间悲剧也在年复一年一幕又一幕地上演,给我国及当地灾区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和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并寻找最根本的治理方案。
二、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以上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原因,以消除不稳定因素为前提,彻底治理山体滑坡、泥石流为根本。建议采取以下一举多得有效的措施,开发治理同时进行:1、成立专业机构,对西南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分析,重点是雨水汇合流向的测定,地形地貌地质的考察和测量,地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易发区域的乡镇的数量统计等,,为治理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提供客观真实的科学数据和依据。
2、 组织相关人员就治理和开发西南山区进行科学的论证,制定科学合理长治久安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把治理西南地区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开发摆上设事日程。
3、建议视具体情况,可采用分片分段步步推进或分片分段同时进行开发和治理,肥沃的土地规划为农田,贫瘠的土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开发过程产生的石头立即可以产生经济价值,开发为各类建材,或就地建水泥厂等,把石头当原料,有效节省运输费用等等。把高山变平原,适当提高河床的海拔高度,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上保留合理的河道,小溪,布置并修建洪水不涝,旱时有保障的科学合理的湖泊和水库,农林渔业合理布局,人口分工合理,居住环境宜居宜农宜林宜渔宜商等,构建全新的平衡生态系统,科学合理、生活舒适健康的全新环境。从根本上治理山体滑坡、泥石流,把现有的极其不平衡的区域通过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彻底用人工和科学的方法一次性主动地实现平衡,让一个长期不安宁灾难不断的区域实现根本性的扭转,建立一个宜耕宜居宜商,让当地老百姓千年安居的全新的平衡生态系统。
三、治理与开发西南山区的意义
巴西建交40周年,在出访团中我到巴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地大物不博,巴西才真正是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除了山区、沙漠外,可利用的土地实在太少。
1、如果对西南山区的治理和开发,可扩大耕地的面积,增加粮食的产量,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增加中国物博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进口国等国家的政局不稳定所产生的潜在危机。
2、一次性投入,永久性消除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让老百姓长居久安,减少抗震救灾的长期反复的巨额支出,减轻中央、地方政府、部队官兵和全国人民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避免或减少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真正做到百年工程,千年安居。
3、开发后的土地,明显地提高了可利用的价值,中央和地方政府可通过出让、承包土地的方式增加收入、长期受益、与年年投入抗震救灾巨额资金和人力相比,此举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4、合理规划开发后的土地,可实行机械化大面积耕种,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可有效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的产量。
5、平衡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交通等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寻找新的出路,为多余的民间资本有地可投,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利用建设兵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各大农场,把荒山变良田,邓小平1979年把深圳划为经济特区,把小山村变成现代城市。上世纪五十年代手挖肩扛,建了不少水库修了不少运河,六十年后的今天,现代化的大型机械,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吗?中国的古人在二千年前能修建都江堰,到今已让周边后人免受洪水的困扰,享受人工和天然之乐。今天,我们也可以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为西南地区的老百姓从根本上排忧解难,彻底把人间地狱变成人间天堂,平山造田,平山建房修路,开创历史先河,为人民造福,为实现百年中国梦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平衡山区的经济发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一举多得的举措势必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让世界瞩目,让历史铭记!让我们期待!
相信党中央和习主席会爱民如子,会高度重视西南山区等地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的治理,灾区人民热切期盼着此措施能早日落实。
[作者简介]
全睿娴女士,工商管理博士,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科学家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世界杰出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行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湛江市文章湾天后宫协会副董事长,北京大学全球领导力研究中心常任理事,等。她成立经营湛江市鸿生贸易有限公司,后变更为湛江市鸿生房地产有限公司;成立湛江市汇瑞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2014年以来,全睿娴女士参加的重要社会活动包括:北京APEC峰会;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出访法国、摩洛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到韩国参加联合国第28届国际职业妇女大会;中巴建交40周年,参见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出访巴西,并很荣幸得到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等。
因突出贡献和社会影响力,全睿娴女士被国家有关组织机构授予“中国百名杰出创业女性”“公益之星”“全国敬业奉献劳动英模人物”“中国物业管理优秀企业家”“引领中国2015十大科技人物”等荣誉称号。
2015年7月6,由全睿娴女士独家冠名的 “全睿娴地震学说——中国科学家经济学家2015年会”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二招召开。2015年12月11日至12月14日,由全睿娴女士独家冠名的“全睿娴地震学说——中国地震预测发展论坛 ”将于中国中小微企业家年会期间举办。届时,国家减灾委员会、 民政部减灾办、 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将会莅临现场,对地震新理论展开讨论,为防震减灾献计献策,汇聚业界“好声音”。(全睿娴)
上一篇:普法惠民 我们在行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451)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6)
- ·从丝芙兰美国封杀中国用户风波,看到菩...(6)
- ·我们约会吧 耿玉茹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
- ·重庆一高级法院“审判意见”指导下级法...(4)
- ·开学在即 幼儿园为何莫名被拆(4)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4)
- · 励志!!毕业拒绝失业!!听创业者讲述...(4)
- ·我们约会吧+ 邸秋红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3)
- ·新西兰肉毒杆菌发酵 多美滋问题产品仍...(3)
- ·iPhone4S被盗还能不能找回,苹果手机丢...(3)
- ·陕西兴平两家天然气公司市场资源争夺的...(3)
- ·星期六儿童成长乐园,2014年马上有钱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