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
2015-09-25 13:47:32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发出了整肃懒政怠政等不作为行为的强最音。
  
  在很多人看来,干部通常只有出现违纪违法行为,诸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或有突出“四风”问题才会受到严肃处理,如果一个“清官”只是因为工作没做好就受到严惩,会不会有点太不近人情?
  
  有历史学家说过,中国千年封建,官场最“秘诀”处,在于一个“推”字。由于封建官场的“考绩”,是在官僚体制内部一个封闭的机制之内,往往以“不办错事”作为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于是“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便成为不少官员的经验,整个官僚阶层,形成一种“不作为”的腐败风气。衙门之间推诿扯皮,上下之间闪烁其词,当了官儿尸位素餐,遇到事情绕开撇清,一个“不”字成为官场最常用的公文用语,更有因为“不给好处”而“不办事”的,还有将“不作为”作为勒索的“钓饵”的,等等。所以,说“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一点也没有错。
  
  当前,随着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及对干部“四风”问题的深入整顿,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存在心理上的“调适期”,一些干部看不清形势,跟不上节奏,思想不赶趟,行动不赶快,贻误了时机,影响了发展;少数干部滋生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不如不干”的懒政情绪,高高在上,满口空话,工作不主动,办事不用心,服务不到位,挫伤了群众的感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积习流弊需要拿起“问责”利器,猛药治疴,重典治乱。
  
  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再好的决策部署,如果没有人抓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如今,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活力,各级干部更应该自觉抵制不作为问题,尽心尽力履职尽责,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撰稿:张兵   四川什邡

相关热词搜索:不作为

上一篇:国防部:明年军队文职统招首次定向招聘烈士配偶子女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