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音乐产品分析师:音乐的未来属于UGC
2013-06-07 15:16:46 来源:Chinaz 评论:0 点击:
齐巍的网名叫白噪音,是豆瓣的音乐产品分析师,他学的是数学,先前在腾讯做了四年的游戏行业分析师,觉得游戏的赚钱逻辑是让人上瘾,为了借钱打游戏会促使人泯灭人性,他离开了那个行业,加入豆瓣,研究音乐。白噪音自己创办了一个草地音乐节,在很多城市有分支,每个月召集大家一起活动,聊聊自己喜欢的音乐,愿意分享的还可以把自己作的曲子弹出来听。
2013年年初,豆瓣电台推出付费版本。我拜访了群主白噪音,在豆瓣的会议室里,他一坐下就显得有很多怨气,对目前诸多音乐行业探索中的模式并不看好,他自己的工作也由音乐产品转向豆瓣的全线产品分析。白噪音没有传统唱片行业的工作背景,完全是个互联网人,分析和观察了国内外许多商业模式的探索后,他确信,“UGC(用户产生内容)是未来音乐创作的趋势,传统音乐人必须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出路了。”
“UGC有瑕疵但真实,是好的音乐体验”
Q:做电影的日子都好过起来了,做音乐的,什么时候才可以呢?
A:电影的体验提高了很多,而MP3出现十几年了,用户体验没有大变化,做产品就必须要寻求一种突破。YY和唱吧这样的模式,是有未来的。
YY里面主播唱歌,粉丝觉得好听就送道具,道具是要花钱买的,这个钱主播跟YY分成,其实借鉴了游戏里公会的形式,不过,让人感觉好像旧社会里,台上戏子唱戏,有老板往台上扔金子。
唱吧现在还没开始做道具收费,未来可以做。现在,唱吧跟湖南卫视合作,可以再联合一些实体经纪公司,先推一些好的歌手到唱吧,受到粉丝追捧,再去电视台做节目,节目播出,歌手火了,说明做唱吧的用户是有价值的。最后,湖南卫视给唱吧推广,变成几家联合推广,都有钱赚。
Q:唱吧和电视台、经纪人公司的合作,如果能拉近粉丝和歌星的距离,就是不错的推广选择,以后可以向小歌星收费?
A:没错。美国有一个网站走得更远,做在线直播演出,但是属于探索阶段,提供舞台加IT设备,普通的民谣音乐人或摇滚歌手,你在那里面表演,推广自己。在这个网上表演向音乐人收费。目前的体验并不好,毕竟是网络传输,视频很卡,一场演出目前平均就20个观众。暂时不算是好模式。
Q:除了推广,这类产品还有什么变现机会?
A:一首MP3是死的,放一百遍还是一首MP3,让人唱就不一样了,一百个人唱就是就活起来了,有了UGC就可以做社交。传统的音乐只有明星唱,很多粉丝都无法跟明星认识。但是如果你降低门槛,让大家都能唱歌了,这里有很多变现的机会。
Q:你刚刚说,MP3体验已经很差了,UGC的话,专业明星和专业后期也没了,草根用户的唱功参差不齐,体验无法保障啊。
A:体验最高的是音乐现场,数字音乐低一点。YY和唱吧里的人唱得可能确实不好,但很真实,不会假唱,这个时候音乐和人绑定到一起了。我不看好音乐内容,但是我看好唱歌的人。从人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草根还是明星都有机会,草根唱歌有自己的朋友听,独立音乐人把自己的作品做个Demo(试听小样)放上豆瓣,让大家来免费听,知名度上来了,做演出或者其他渠道把成本收回来。
其实,又回到体验的话题,数字音乐包月5块钱,用户可能不愿意付,但是现场演出从几十块钱的LiveHouse到几百上千块的演唱会,用户却总是挤破头。
Q:从64k的MP3提高到192k品质的,这个就不算体验提高?
A:音质上做文章我觉得不合适。传统的数字音乐,全是粉饰过的东西,没有一个真实表达情感的东西在里面。其实,有瑕疵的带感情的真唱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这就是UGC的力量。
Q:有个采访对象说,非常不喜欢张靓颖录的歌,所有的换气都去掉了,感觉像在听机器人唱歌。而陈奕迅的很多歌曲,就是能听到他的喘息,这种喘息也变成对这首歌表达情感的阐释。
但你说的最高体验—音乐现场的感觉是无法复制的。汪峰一年全国各地跑,能唱的演唱会是有数的。
A:汪峰已经快变成企业歌手了。演唱会还是有机会的,比如五月天在台北办了一场演唱会,通过网络各个角度来拍摄现场,在这个频道里面进行用户互动,以后还可以跟电影院合作,在电影院里播放演唱会。
Q:粉丝看的是普通屏幕还是有3D效果之类?
A:普通高清就行。
Q:会不会削弱现场售票?
A:现场的体验和电影院的体验都是独立的。
Q:那好的音乐还有标准么?好比现在,人人都能写微博,人人是自媒体,那专业的记者是不是该被淘汰了?
A:收入三四千块的民工觉得凤凰传奇就是好歌。口味不一样而已,音乐就应该是一个长尾,未来没有大明星,只有小范围的明星。
Q:你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数字音乐模式是什么?
A:SoundCloud还不错,很多音乐人在那里发布自己的作品,用来传播。不只是音乐,还可以录制自己的脱口秀或者其他,都可以分布、分享、传播。收费对象是音乐人,每个月能发布的东西是有限的,比如,只有两百兆,想要发更多的,你就要按月付费。
Q:也是靠推广收钱。
A:对,还有很多UGC的内容,比如,一段音频大约三分钟长,可以在每几秒为一个节点进行讨论。其他用户可以来评价,这个地方唱的怎么样,那个地方可以加点什么。
社交来说,可以做混音大赛。有的DJ传一个自己的音频,根据UGC的内容进行改造,现在这个网站很火。
“未来每个人都可以用音乐表达自己”
Q:我有种感觉,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大家都爱UGC,有了UGC就能做社交。音乐也是这样,版权费多贵啊,UGC多便宜。
A:是,在网络上传播肯定会跟UGC相关的,利用众包这种模式,大家一起贡献自己的智慧,贡献自己的音乐,肯定会比专业的歌手推荐的那一两首要更有力量,发现新歌好歌的概率也更多。传统包装出来的歌手会被净化掉,驱逐掉。
Q:如果这个趋势成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A:创作音乐变成一个大众普及的东西,再也不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为,以往需要前期、后期、编曲,花费几十万元去做张完美的CD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以后就像写程序一样,我写一个小样,大家觉得好,就可以一起来完善。如此一来,用户的参与程度极高。
Q:这是你心中的理想状态,还是趋势?
A:这是大势所趋,我自己组织的草地音乐节就做类似的事,大家都不是专业出身,很平凡的人,把自己写的歌传到一个平台上,大家来听,也许会很粗糙,但是这正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每个人都在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相比现在的流行音乐,我觉得这一点更珍贵。写歌其实也没那么难,你把脑中的旋律录下来,配上曲,就可以了。
Q:我采访过一个打工妹文艺队,她们自己写歌,表演给其他打工者,很受欢迎。这个就是你说的草根创作吧。
A:对,文化类的创作本来就是高手在民间。未来,创作会变成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
Q:人人都能写歌了,现在做唱片行业的人到那个时候干什么?
A:做后期啊。创作门槛变低了,他们可以做更专业的事,比如,提供专业录音棚,做音乐培训。总之,他们必须得转型。
未来的音乐会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端的UGC为主的娱乐化路线。一类稍微高端,广告歌、电影配乐、游戏配乐,这些是需要专业人才来做的。
Q:如果我没有一个会写歌的朋友圈子,我就听不到我这类人认为的好歌了么?
A:别担心,挖掘机制发生而已。以前的好歌是传统渠道推荐,现在的好歌变成豆瓣电台这样的。整个下一代互联网都是做推荐的。现在已经有海量的歌曲了,选择太多,需要的是把好歌用算法、机器学习这些工具挖掘出来。
Q:版权的问题怎么解决?
A:互联网就是解构知识产权的。就像一本书可以有无数个副本供大家分享。
Q:如果内容创造者无法从版权上获得收入,谁来写书,谁来写歌?
A:UGC啊,尽管不一定特别专业。
Q:内容产业整体会水平下降么?
A:我觉得不会。
Q:单位时间的效率会下降吧。
A:不会,KK在失控讲过的,我认为,群体力量会比单个明星的力量大。
Q:如果真的这么发展,专业的音乐内容制作的人都要失业了?
A:大家不会专门靠写歌赚钱,可以作为业余爱好,比如,我们公司负责音乐人产品的,他是产品经理,也是独立音乐人。
2013年年初,豆瓣电台推出付费版本。我拜访了群主白噪音,在豆瓣的会议室里,他一坐下就显得有很多怨气,对目前诸多音乐行业探索中的模式并不看好,他自己的工作也由音乐产品转向豆瓣的全线产品分析。白噪音没有传统唱片行业的工作背景,完全是个互联网人,分析和观察了国内外许多商业模式的探索后,他确信,“UGC(用户产生内容)是未来音乐创作的趋势,传统音乐人必须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出路了。”
“UGC有瑕疵但真实,是好的音乐体验”
Q:做电影的日子都好过起来了,做音乐的,什么时候才可以呢?
A:电影的体验提高了很多,而MP3出现十几年了,用户体验没有大变化,做产品就必须要寻求一种突破。YY和唱吧这样的模式,是有未来的。
YY里面主播唱歌,粉丝觉得好听就送道具,道具是要花钱买的,这个钱主播跟YY分成,其实借鉴了游戏里公会的形式,不过,让人感觉好像旧社会里,台上戏子唱戏,有老板往台上扔金子。
唱吧现在还没开始做道具收费,未来可以做。现在,唱吧跟湖南卫视合作,可以再联合一些实体经纪公司,先推一些好的歌手到唱吧,受到粉丝追捧,再去电视台做节目,节目播出,歌手火了,说明做唱吧的用户是有价值的。最后,湖南卫视给唱吧推广,变成几家联合推广,都有钱赚。
Q:唱吧和电视台、经纪人公司的合作,如果能拉近粉丝和歌星的距离,就是不错的推广选择,以后可以向小歌星收费?
A:没错。美国有一个网站走得更远,做在线直播演出,但是属于探索阶段,提供舞台加IT设备,普通的民谣音乐人或摇滚歌手,你在那里面表演,推广自己。在这个网上表演向音乐人收费。目前的体验并不好,毕竟是网络传输,视频很卡,一场演出目前平均就20个观众。暂时不算是好模式。
Q:除了推广,这类产品还有什么变现机会?
A:一首MP3是死的,放一百遍还是一首MP3,让人唱就不一样了,一百个人唱就是就活起来了,有了UGC就可以做社交。传统的音乐只有明星唱,很多粉丝都无法跟明星认识。但是如果你降低门槛,让大家都能唱歌了,这里有很多变现的机会。
Q:你刚刚说,MP3体验已经很差了,UGC的话,专业明星和专业后期也没了,草根用户的唱功参差不齐,体验无法保障啊。
A:体验最高的是音乐现场,数字音乐低一点。YY和唱吧里的人唱得可能确实不好,但很真实,不会假唱,这个时候音乐和人绑定到一起了。我不看好音乐内容,但是我看好唱歌的人。从人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草根还是明星都有机会,草根唱歌有自己的朋友听,独立音乐人把自己的作品做个Demo(试听小样)放上豆瓣,让大家来免费听,知名度上来了,做演出或者其他渠道把成本收回来。
其实,又回到体验的话题,数字音乐包月5块钱,用户可能不愿意付,但是现场演出从几十块钱的LiveHouse到几百上千块的演唱会,用户却总是挤破头。
Q:从64k的MP3提高到192k品质的,这个就不算体验提高?
A:音质上做文章我觉得不合适。传统的数字音乐,全是粉饰过的东西,没有一个真实表达情感的东西在里面。其实,有瑕疵的带感情的真唱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这就是UGC的力量。
Q:有个采访对象说,非常不喜欢张靓颖录的歌,所有的换气都去掉了,感觉像在听机器人唱歌。而陈奕迅的很多歌曲,就是能听到他的喘息,这种喘息也变成对这首歌表达情感的阐释。
但你说的最高体验—音乐现场的感觉是无法复制的。汪峰一年全国各地跑,能唱的演唱会是有数的。
A:汪峰已经快变成企业歌手了。演唱会还是有机会的,比如五月天在台北办了一场演唱会,通过网络各个角度来拍摄现场,在这个频道里面进行用户互动,以后还可以跟电影院合作,在电影院里播放演唱会。
Q:粉丝看的是普通屏幕还是有3D效果之类?
A:普通高清就行。
Q:会不会削弱现场售票?
A:现场的体验和电影院的体验都是独立的。
Q:那好的音乐还有标准么?好比现在,人人都能写微博,人人是自媒体,那专业的记者是不是该被淘汰了?
A:收入三四千块的民工觉得凤凰传奇就是好歌。口味不一样而已,音乐就应该是一个长尾,未来没有大明星,只有小范围的明星。
Q:你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数字音乐模式是什么?
A:SoundCloud还不错,很多音乐人在那里发布自己的作品,用来传播。不只是音乐,还可以录制自己的脱口秀或者其他,都可以分布、分享、传播。收费对象是音乐人,每个月能发布的东西是有限的,比如,只有两百兆,想要发更多的,你就要按月付费。
Q:也是靠推广收钱。
A:对,还有很多UGC的内容,比如,一段音频大约三分钟长,可以在每几秒为一个节点进行讨论。其他用户可以来评价,这个地方唱的怎么样,那个地方可以加点什么。
社交来说,可以做混音大赛。有的DJ传一个自己的音频,根据UGC的内容进行改造,现在这个网站很火。
“未来每个人都可以用音乐表达自己”
Q:我有种感觉,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大家都爱UGC,有了UGC就能做社交。音乐也是这样,版权费多贵啊,UGC多便宜。
A:是,在网络上传播肯定会跟UGC相关的,利用众包这种模式,大家一起贡献自己的智慧,贡献自己的音乐,肯定会比专业的歌手推荐的那一两首要更有力量,发现新歌好歌的概率也更多。传统包装出来的歌手会被净化掉,驱逐掉。
Q:如果这个趋势成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A:创作音乐变成一个大众普及的东西,再也不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为,以往需要前期、后期、编曲,花费几十万元去做张完美的CD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以后就像写程序一样,我写一个小样,大家觉得好,就可以一起来完善。如此一来,用户的参与程度极高。
Q:这是你心中的理想状态,还是趋势?
A:这是大势所趋,我自己组织的草地音乐节就做类似的事,大家都不是专业出身,很平凡的人,把自己写的歌传到一个平台上,大家来听,也许会很粗糙,但是这正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每个人都在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相比现在的流行音乐,我觉得这一点更珍贵。写歌其实也没那么难,你把脑中的旋律录下来,配上曲,就可以了。
Q:我采访过一个打工妹文艺队,她们自己写歌,表演给其他打工者,很受欢迎。这个就是你说的草根创作吧。
A:对,文化类的创作本来就是高手在民间。未来,创作会变成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
Q:人人都能写歌了,现在做唱片行业的人到那个时候干什么?
A:做后期啊。创作门槛变低了,他们可以做更专业的事,比如,提供专业录音棚,做音乐培训。总之,他们必须得转型。
未来的音乐会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端的UGC为主的娱乐化路线。一类稍微高端,广告歌、电影配乐、游戏配乐,这些是需要专业人才来做的。
Q:如果我没有一个会写歌的朋友圈子,我就听不到我这类人认为的好歌了么?
A:别担心,挖掘机制发生而已。以前的好歌是传统渠道推荐,现在的好歌变成豆瓣电台这样的。整个下一代互联网都是做推荐的。现在已经有海量的歌曲了,选择太多,需要的是把好歌用算法、机器学习这些工具挖掘出来。
Q:版权的问题怎么解决?
A:互联网就是解构知识产权的。就像一本书可以有无数个副本供大家分享。
Q:如果内容创造者无法从版权上获得收入,谁来写书,谁来写歌?
A:UGC啊,尽管不一定特别专业。
Q:内容产业整体会水平下降么?
A:我觉得不会。
Q:单位时间的效率会下降吧。
A:不会,KK在失控讲过的,我认为,群体力量会比单个明星的力量大。
Q:如果真的这么发展,专业的音乐内容制作的人都要失业了?
A:大家不会专门靠写歌赚钱,可以作为业余爱好,比如,我们公司负责音乐人产品的,他是产品经理,也是独立音乐人。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92项城市永丰镇党委书记张贺春被指漠视群众利益
- 13宁美国度携手上海移动开辟运营商合作新模式
- 10门罗币惊现“黄金矿工” PhotoMiner木马挖矿收入高达8900万
- 10思普瑞集团董事长樊月忠: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深耕技术创...
- 9黄源讯:腾达资本与建设银行共同领投blocksteam区块链游...
- 8图麟信息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勋:全面商用化到来,AI全方面...
- 8以“链”会友:2018区块链创新大会在渝完美落幕!
- 8知识经济时代,微软、苹果、华为等世界500强的成功都靠它
- 8GSMA最新发布大中华地区移动物联网发展情况报告
- 7Limelight Orchestrate平台的技术升级带来无与伦比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