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小D科学育儿:父母必知的心理疏导三部曲
2018-11-01 14:39:19 来源:中国网 评论:0 点击:
弱者发怒,挥刀向更弱者,重庆幼儿园砍人事件便是其一。这类创伤性事件难以预防,但不代表父母们什么都做不了。
“在家早教三部曲”畅销书作者、百万公众号“大J小D”创始人大J提到,不管是被砍的孩子还是目睹整个过程的孩子,所有人都是受害者,他们通常会出现下面这些表现:
表现出害怕的症状
异常粘人
毫无征兆地大哭大叫,情绪失控
食欲减退,睡眠受到影响
会不断在脑海中重现事件,最普遍表现是做噩梦
出现行为倒退,比如:尿床、吃手指等
专注力减弱,认知退化
如果孩子表现出特别严重的创伤后遗症表现,父母需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孩子做好心理疏导。
家长自治,避免孩子“二次创伤”
大J提醒,在创伤性事件的处理中,父母首先要自治。
这是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父母家人来获得支持和安全感。当父母出现愤怒甚至要以暴制暴时,孩子会困惑甚至更加害怕;当父母难过伤心,孩子会自责,觉得是他“不够好”导致的;当父母经常性的情绪大幅度起伏,孩子的焦虑感也会增加。
很多成年人童年的心理阴影,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经历了什么,更多的是源于父母当时应对孩子创伤性事件的情绪水平。
所以,要治愈孩子,父母先要治愈自己。如果父母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痛苦和情绪宣泄里,这比孩子经历的创伤本身更加可怕。
大J认为,最简单也最有效不让自己卷进情绪漩涡的方法是,父母们要先内察自己的情绪,然后进行积极自我对话。“我的情绪为什么失控?因为我很愤怒,是的,我可以愤怒,但我更需要冷静下来,因为我的孩子更需要我的帮助”;“我很害怕。我为什么害怕?我害怕无法时刻保护他。嗯,害怕很正常,但害怕无法解决问题,我要带着孩子一起面对,化解这个危机”。
带一点点的出离心看待这个事件,因为孩子最重要的治愈来源是父母,为人父母,有时候除了坚强别无选择。
支持和接纳,让孩子安心
当孩子出现创伤性事件症状后,父母需要积极及时回应,给予孩子很多很多的身体接触(拥抱、亲吻)和眼神接触,回应孩子的情绪,“我知道你很害怕/担心/悲伤”,同时用异常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这里,会保护你”。反复地、经常地、坚定又平静地告诉孩子这些简单的句子,让孩子安心。
如果孩子可以表达了,等到孩子情绪慢慢稳定,父母可以试着鼓励孩子说出来发生了什么,这对于孩子的自我修复大有裨益,也能让父母了解孩子是如何解读这件事的,从而可以更加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当一个孩子反复提及的关键词,那父母就能捕捉到这是整个事件里对他冲击最大的。等到下次孩子又出现焦躁害怕情况时,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这个关键内容。
比如,这个事件中,如果孩子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是“刀”,那我们可以反复和孩子复述这个故事,“是的,那天有人拿着刀对着你,你受伤了,你很难过”,同时再次给予孩子安心,“我知道你当时特别害怕。现在爸爸妈妈在这里,今后我们会保护你!”
大J强调,这个过程中还要一直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爸爸妈妈,还有很多很多人都爱你,发生这件事不是你的错!”
父母需要预期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情绪一直会反复,这些都是正常修复的必经之路,父母千万不要害怕谈论和躲避,而是始终用平静坚定的态度,带着爱告诉孩子,我了解你的感受,现在父母在这,会保护你。
人的记忆分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那些对孩子有冲击的事情,父母千万不要以为不谈论、分散注意力就能过去了。这些事情会成为孩子的隐性记忆,最终还是会受影响的。
处理隐性记忆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动谈起,然后通过对话帮助孩子理解发生的事情,慢慢消化。这个方法对于任何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的情况都是适用的。
工具和策略,让孩子找回力量
经历过创伤的孩子,家长容易有愧疚感,会自责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于是自然地就会下意识用“过度保护”来弥补。这种做法更不利于孩子走出心理阴影,孩子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建立起“受害人”的自我印象。
因此,相比“过度保护”,父母需要利用一些策略,让孩子自己找回力量。
1、直面焦虑
大J发现,大部分经历过心理创伤的孩子,最大的表现就是情绪波动,这种情绪波动不仅时间持续久,常常过了几个月还会出现,而且也会影响到孩子其他行为,比如出现打人、咬人或者尿床等。
由于创伤类事件中父母也是受害人,孩子的哭声会再次激发父母面对创伤事件的负面情绪,因此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就是,“不要哭了,没事了啊”。这种压抑孩子情绪的行为更不利于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理解,他现在的各种反应都是正常的。特别是对于出现行为倒退的孩子,他们在害怕的同时会伴有自责内疚,所以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就特别重要,“你现在还很焦虑,这也是情绪之一,和开心愉快生气一模一样的。焦虑时,我们的身体有时会不听指令,因此你尿裤子了,这很正常”。 这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更能消除羞耻感。
如果当下,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办,大J建议这样跟孩子说,“我知道这个经历很痛苦,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相信妈妈,不管接下来发生什么,我会陪着你一起面对,一起度过”。
2、提供一个“树洞”
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在家打造一个“树洞”,让孩子随时随地可以安全地倾诉自己的感受。
“树洞”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来表达,那就提供很多很多的画笔和纸张;有的孩子喜欢和父母一对一叨叨,那就在家布置一个温馨私密角落,很多时候买个小帐篷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有的孩子喜欢过家家,那就陪着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来一遍一遍消化这个负面情绪的影响。
很多时候,创伤之所以持续时间长,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经历创伤后的无助感和无力感。当一个孩子越来越确定,自己和父母是有联结的,他就会有“靠山”的感觉,这份确定就能滋生出很多自愈的力量。
3、尽快恢复日常
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的孩子,会有很强的不安感,而且他们的常规生活也被打破,这些混乱和变化又会增强他们的不安。让孩子恢复信心和安全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生活尽快恢复日常。
“确定性”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当一个幼童可以预见自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就不用花费很多精力来担心。
所以父母要尽快恢复之前的生活作息,一如既往地执行家庭规则,或者多安排孩子之前喜欢做的事情,多花时间和孩子玩耍,让孩子享受当下,让这些愉悦的记忆重新覆盖,让孩子明白“生活还是在继续的”,而不是父母带着孩子停留在过去。
身体的创伤不会持续一辈子,但看不见的心理创伤却会。很多孩子由于事发后缺少支持系统,创伤才成为创伤,并持续很久。这个世界有残酷的一面,身为父母,难以顾全孩子的一生,所以才需要激发孩子治愈自己的力量,直到他们有能力去面对那些难以预料的残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00+高科技产业专家及大咖、5000+行业精英11月云集深圳 2019高科技未来趋势大预测!
下一篇:“云领时代,大有作为”华强电子网16周年暨新品发布会圆满召开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92项城市永丰镇党委书记张贺春被指漠视群众利益
- 13宁美国度携手上海移动开辟运营商合作新模式
- 10门罗币惊现“黄金矿工” PhotoMiner木马挖矿收入高达8900万
- 10思普瑞集团董事长樊月忠: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深耕技术创...
- 9黄源讯:腾达资本与建设银行共同领投blocksteam区块链游...
- 8图麟信息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勋:全面商用化到来,AI全方面...
- 8以“链”会友:2018区块链创新大会在渝完美落幕!
- 8知识经济时代,微软、苹果、华为等世界500强的成功都靠它
- 8GSMA最新发布大中华地区移动物联网发展情况报告
- 7Limelight Orchestrate平台的技术升级带来无与伦比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