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配送中心有何用途:也就来来回回地取货
2012-12-04 11:38:41 来源:搜狐 评论:0 点击:
今年亚马逊收购了一家机器人制造公司KivaSystem,希望它所设计和制造的机器人能够帮助公司提高仓储物流效率,也希望减少人力成本。
由于收购KivaSystem,亚马逊2012年第二财季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96%,只有700万美元,而去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的净利润是1.91亿美元。
不过,BusinessWeek的高级编辑SamGrobart指出,在亚利桑那州亚马逊最新建成的配送中心里,似乎见不到机器人的踪迹。
而且,为了应付假期购物季,亚马逊在10月份还公布将照片5万份兼职工作人员——似乎机器人也没能帮助公司节省多少人力。到底这些机器人发挥着什么作用?也许用途比我们想象中要窄得多。
QuietLogistics是一家帮助时尚品牌Zara以及线上时装销售的Gilt、Bonobos处理订单的公司。在处理订单的过程中,他们使用了KivaSystem制造的机器。
公司CEOBruceWelty说,“机器人擅长收拾东西。它们并不擅长从一大堆东西中辨认出其中一项。”KivaSystems制造的机器人在Welty的库房中,只做一样事情——那就是在货架上的货物拿给工人。之后,工人们就会在发货之前,将货物打包好。
从某种角度上看,机器人承担了亚马逊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重复低效但会浪费时间的部分,比如需要来来回回地取货,而没有完全取代人类员工的真正工作——挑拣货物,然后打包。
奥巴马一直希望美国制造业能够回流,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机器人工人来打败中国工人。但中国企业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
富士康去年曾表示,要在三年内部署一百万部机器人,用于流水线上的操作。但目前来看进度缓慢。上月,第一批一万台“富士康机器人(Foxtbot)”才正式在工厂里部署。
根据《21世纪商业评论》的报道,在采用Foxbot之前,富士康已经在工厂中采用瑞典自动化品牌ABB的机器人,它们打磨工件、从事喷涂工作,还能做任何抓取、移动、放置工件的工作。来自日本的机器人企业安川,也为富士康提供工业机器人。
富士康于2007年在深圳成立了AR(自动化机器人)事业部,专门用于工业机器人研发。四年之后,富士康自行设计制造的Foxbot将逐渐入驻分布在各地的富士康工厂,包括深圳、昆山、郑州、越南北江等等等——Foxbot能够承担搬运、剪料、钻铣、雕刻等工作。
然而,在富士康的生产线上,机器人尚无法完全取代。来自昆山富士康车间的一名科长以iPhone5后背盖的生产为例,仍然需要工人的触觉来判断机壳上的胶纸是否粘牢。这部分工作,机器人则无法胜任。
机器人会威胁人类就业吗?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讨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得森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爱德华·里默发现,因为经济衰退的关系,美国的工作岗位已经永久性削减了250万个,然而美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却重回萧条产生前的水平。换言之,人们生产了同样多的东西,但所使用的工人却减少了6%。他认为,这与美国公司大规模采用机器人,提高自动化处理程度有关。
而去年出版的《和机器赛跑》(RaceAgainstTheMachine)一书中,来自MIT的经济学家ErikBrynjolfsson以及AndrewMcAfee认为,由机器人所代表的“低成本自动化”生产方式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书中以美国农业技术革命为例,变革之前美国从属农业的人数占总劳动人数的40%,变革之后,如今仅占总劳动人数的2%。
就目前而言,KivaSystems所制造的机器人,以及富士康的Foxbot似乎在说明,机器人尚无法完全替代人的工作。正如Welty说,“人的灵活性要高出许多。”
.
由于收购KivaSystem,亚马逊2012年第二财季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96%,只有700万美元,而去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的净利润是1.91亿美元。
不过,BusinessWeek的高级编辑SamGrobart指出,在亚利桑那州亚马逊最新建成的配送中心里,似乎见不到机器人的踪迹。
而且,为了应付假期购物季,亚马逊在10月份还公布将照片5万份兼职工作人员——似乎机器人也没能帮助公司节省多少人力。到底这些机器人发挥着什么作用?也许用途比我们想象中要窄得多。
QuietLogistics是一家帮助时尚品牌Zara以及线上时装销售的Gilt、Bonobos处理订单的公司。在处理订单的过程中,他们使用了KivaSystem制造的机器。
公司CEOBruceWelty说,“机器人擅长收拾东西。它们并不擅长从一大堆东西中辨认出其中一项。”KivaSystems制造的机器人在Welty的库房中,只做一样事情——那就是在货架上的货物拿给工人。之后,工人们就会在发货之前,将货物打包好。
从某种角度上看,机器人承担了亚马逊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重复低效但会浪费时间的部分,比如需要来来回回地取货,而没有完全取代人类员工的真正工作——挑拣货物,然后打包。
奥巴马一直希望美国制造业能够回流,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机器人工人来打败中国工人。但中国企业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
富士康去年曾表示,要在三年内部署一百万部机器人,用于流水线上的操作。但目前来看进度缓慢。上月,第一批一万台“富士康机器人(Foxtbot)”才正式在工厂里部署。
根据《21世纪商业评论》的报道,在采用Foxbot之前,富士康已经在工厂中采用瑞典自动化品牌ABB的机器人,它们打磨工件、从事喷涂工作,还能做任何抓取、移动、放置工件的工作。来自日本的机器人企业安川,也为富士康提供工业机器人。
富士康于2007年在深圳成立了AR(自动化机器人)事业部,专门用于工业机器人研发。四年之后,富士康自行设计制造的Foxbot将逐渐入驻分布在各地的富士康工厂,包括深圳、昆山、郑州、越南北江等等等——Foxbot能够承担搬运、剪料、钻铣、雕刻等工作。
然而,在富士康的生产线上,机器人尚无法完全取代。来自昆山富士康车间的一名科长以iPhone5后背盖的生产为例,仍然需要工人的触觉来判断机壳上的胶纸是否粘牢。这部分工作,机器人则无法胜任。
机器人会威胁人类就业吗?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讨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得森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爱德华·里默发现,因为经济衰退的关系,美国的工作岗位已经永久性削减了250万个,然而美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却重回萧条产生前的水平。换言之,人们生产了同样多的东西,但所使用的工人却减少了6%。他认为,这与美国公司大规模采用机器人,提高自动化处理程度有关。
而去年出版的《和机器赛跑》(RaceAgainstTheMachine)一书中,来自MIT的经济学家ErikBrynjolfsson以及AndrewMcAfee认为,由机器人所代表的“低成本自动化”生产方式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书中以美国农业技术革命为例,变革之前美国从属农业的人数占总劳动人数的40%,变革之后,如今仅占总劳动人数的2%。
就目前而言,KivaSystems所制造的机器人,以及富士康的Foxbot似乎在说明,机器人尚无法完全替代人的工作。正如Welty说,“人的灵活性要高出许多。”
.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河南一高校被指伪造租赁合同 当事人几...(10)
- ·学霸逆袭记(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一带一...(10)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手绘鞋 小清新风格-半夏微凉自制(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